返回天策骁骑(第2/5页)  风啸长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败,而且还可以将杨延昭劫杀,只要杨延昭一死定州便不攻自破了”

    南关靖说得耶律隆晖也确实想到了,不过他有自己的打算。“先生说得不错,杨延昭一死定州指日可下,这二十万宋军也将是我军刀下之魂,即使宋军援兵赶来也无济于事。可是,先生想过没有如果此战我军大胜,而且还杀了杨延昭,那入主中原的大业也就要成功了,但本王的用途也没有那么大了,恐怕本王也将会成为一颗弃子。”

    “所以萧王这是放虎归山,养患自重”南关靖笃定的说。

    “不错,杨延昭可以以后再杀,中原也可以以后再打。区区一个杨家本王还不会放在眼里,如今要做的只是打退宋军。”

    南关靖扫视了一下四周,见帐中无人便低声俯首奏道“萧王容禀,依在下愚见,此战若胜则朝中众人必对殿下更加忌惮,殿下日后行事恐怕更加不易。若败恐怕必定有人借机大作文章削弱殿下的兵权,最终夺了殿下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之位。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萧王还是应该早作打算,以图将来。”

    耶律隆晖叹息道“先生所言甚是,本王如今手握兵马大权已经是位高权重。他日玉颖若生下王子,本王必定立为世子,日后世子还免不了要劳烦先生教导和辅弼呀!到时候就请先生为世子赐名,还望先生能够为世子起个好名字啊。”

    “殿下抬爱,在下自当尽心尽力。这萧王日后定当御极天下,世子也当继承殿下伟业,不如就为世子取‘濬’字为名,濬者治理也,乃治理清明之意也。殿下为世子取名承濬,正是寄以天下太平之厚望,不知殿下以为如何啊?”

    “承濬c承濬,耶律承濬,承继伟业治理清明天下太平,好名字啊,多谢先生赐名。”耶律隆晖向南关靖拱手谢道。“不过还有一事还请先生为我分忧啊!如今我麾下众将中耶律宏c耶律延庆c萧宗禹c萧乾义虽然说都是有勇有谋之人,可却并非统领三军之人。奇葛c突勒赤虽勇冠三军可那都是匹夫之勇成不了大气候,袁彬c薛英才略尚可却资历尚浅,若是让他二人执掌兵权恐怕难以服众。本王身边着实需要一个统兵的帅才,不知道先生可否为我指点一二?”耶律隆晖又再一次向南关靖揖手道。

    南关靖笑道“萧王,恐怕以袁彬c薛英之才若让他二人共同领兵或许无忧,可只让其中一人独掌军权怕难以取胜呀!”

    “先生何出此言?”

    “袁彬向来稳重行事谨慎,薛英却是善出奇谋不拘于常,二人共事则长短互补,只一人决不可将三军托付。不过,萧王也不必多虑,在下早已为殿下寻到了一位统帅三军的帅才。”说着南关靖便坐到案前悠然地饮了口茶。耶律隆晖看南关靖胸有成竹便试探地问道“不知先生所说的是何人?”

    南关靖面带狡黠地回道“此人萧王早已识得,而且萧王身边正好有一个可以降伏他的人。”听到这里,耶律隆晖心里大概也有了答案,但还是有些疑惑的问“先生,你说的不会是我妹妹从小的那个冤家对头吧?”

    见耶律隆晖一头雾水地看着自己,南关靖默默地点了点头。“萧王明见,正是萧天佐的义子现任幽州巡防副使的萧凌恪。”

    南关靖所说的萧凌恪乃是萧天佐的内侄,萧天佐的两个儿子在幼年时就已夭折,所以萧天佐便收养了萧凌恪在膝下悉心培养。如果说萧太后是萧家在辽国朝堂上的支柱,那么萧天佐就是萧家的第一掌门人。作为萧家下一辈中的杰出者,萧凌恪从小到大素来都是别人关注的焦点,这并非因为他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的才能和性格。

    萧天佐对萧凌恪的期望,萧太后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萧凌恪十二岁就被接入宫中,和耶律隆晖等皇子一同读书习武,在所有的皇子中,耶律隆晖和萧凌恪最是要好。萧凌恪性情谦逊,沉默寡言和所有人都相处的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