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天门(第1/2页)  方寸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楚,崔村前来围观齐赵秀这个带两个仆从的读书人,那一定是极有才学的读书人,巴掌大的村子极少有读书人路过。

    准备好木刻,期许齐赵秀可以在木刻上龙飞凤舞篆写几个草篆,养下来当明年的春联。

    村子里的崔氏祠堂供着儒圣。

    齐赵秀身为儒家门生,日后要靠圣贤之道开坛说教证道,村子里搭建讲坛,儒圣曾在杏坛开坛讲学。

    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时间地点和人。

    齐赵秀效仿儒圣在崔村开坛讲学。

    闲暇村子里的孩子可以领略一下邓十一的剑仙风采。

    李青瓷一改不苟言笑。

    村子里的老人常言道:“村子里百年未出过一个像模像样的读书人。”

    李青瓷站在崔氏祠堂门口,修缮祠堂之人一定不是个儒家门生,祠堂字不藏污纳垢,又不似山中野人清风徐来。

    缺失儒雅不失匪气。

    村长望向沉重的牌匾需要几个人抬,便知这牌匾的份量。

    崔村山清水秀,人丁兴旺,莫非题字之人汇聚了此村的天地灵气。

    大道本来无情。

    需要几个人抬的牌匾,被李青瓷一个人怀中揽月。

    村长道:“好大的力气,你这个书童不简单。”

    李青瓷揽的是牌匾,但是牌匾上的字却直扣他的心门。

    “文无高矮,武无胖瘦。”

    李青瓷觉得他的心好似被针刺了一下。

    任你有再大的学问,要应对这牌匾上的八个大字不易。

    李青瓷想不通就不想了,倒是齐赵秀在牌匾落地的那一刻,提笔在牌匾上补出下款。

    “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

    崔村的人不懂这句话,齐赵秀让人重新挂上牌匾,增辉不少。

    倒不是齐赵秀一定要和前八个字一分高下,而是牌匾上刚好留出十个字的位置。

    邓十一饮下一口酒,叫了一声好。

    齐赵秀教崔村孩子儒学,礼仪。

    礼在邓十一眼里就是让人不由自主的不自由。

    邓十一他粗鲁,立志要出任兴国安邦的大将军。

    齐赵秀翻他书箱里的书,里面全是儒生的书。

    李青瓷则打算在崔村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他至今无法突破止步境,自然安分守己。

    齐赵秀翻书的过程犹如清风拂面,齐赵秀的手一行行触摸书上的文字。

    要想在崔村立一所学堂,必须经过村长的同意。

    齐赵秀说他选中了位置,让李青瓷帮把把关,位置在崔村的前山,离村子不算远,二十里脚力。

    齐赵秀登山的时候道:“这里更适合传道解惑。”

    李青瓷道:“立学堂要请儒圣亚圣,你确定你办的到?”

    齐赵秀道:“儒学全在儒生肚子里,请不请不重要,你倒是提醒我,要请一方阴神庇佑学堂很在理,否则儒学的香火会破坏山魅地精的修行。”

    齐赵秀对办学堂很有信心。

    李青瓷觉得这个地方选的也不错,山的前面是一片大溪,只是要登高才可以鸟瞰一马平川的大溪水。

    这样的地方更适合破旧立新。

    村长很痛快答应可以办学堂。

    齐赵秀在想是请山上的神还是溪水的神来坐镇学堂一方,庇佑崔村。

    齐赵秀每天教礼仪礼法。

    崔村十来个学生就坐在学堂的位置。

    只是要建一座学堂,动员村民尚费些周折。喜欢读书的人,不一定是出银子的人。

    邓十一的剑意隐隐约约有超越李青瓷之象,李青瓷手中无剑,但邓十一手中有剑。

    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