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2/3页)  史上最强崇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州卫的情况和京城大同小异,情况都差不多。

    在册兵士三万有余,实际上三个卫加到一起不过才一万八千多人。

    这一万多人算是近期崇祯皇帝听到最多的数字,但先别顾着高兴,这些人是要负责通州境内所有城镇的安防,若全部调到京城来,那就相当于将通州这个战略要地彻底放弃。,崇祯皇帝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不过调通州兵马进京勤王的事也不急,毕竟没有山海关那么远,要是真的想调,几天功夫也就差不多了。

    靖远伯王永恩c新乐候刘文柄一同核查旗手卫c今吾前后卫c羽林左右卫c府军四卫以及虎贲卫的实际人数,情况同样不同乐观。

    这些所谓的天子亲军,总计二十六卫,在土木堡之战中并未随军出征,也便是幸免于难,后来在时任兵部尚书于谦的指挥下投入京城保卫战,是目前为止最有闪光点的一次战役。

    每个亲军卫都有各自的防区规划,每卫的定额编制是五千六百人,上十二卫是负责护驾左右c护卫宫禁的皇帝侍卫。

    上十二卫都有严格的建制,待遇也在众军之上。

    一方面来说,亲军从职责上可分为护驾侍卫亲军和守卫侍卫亲军,另一方面,从区域上又可分为宫禁侍卫亲军和皇城侍卫亲军。

    护驾侍卫亲军是护从皇帝左右c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地位最崇高的禁卫军,护驾侍卫亲军通常是挑选健壮c英武c勇悍的卫士充当,职责上主要是两大项:

    一是保护皇帝,确保皇帝及随从的绝对安全,二便是奉旨执行一些差使。

    守卫侍卫亲军是以守备宫城c皇城为主要职责,防盗c防火c防止贼寇入侵等等,宫禁侍卫亲军是守卫紫禁城的禁卫军,包括巡查,守御宫门c城门,杂役等职守,负责宫禁的绝对安宁。

    皇城侍卫亲军则是守备皇城,负责皇城门禁,日夜巡查皇城中,杜绝一切隐患,确保皇城安全和万无一失。

    按理说这些军士都是通过精选以后经严格训练而入选的身材健壮c武艺不凡之人,但自从土木之变后便是逐渐衰败,再没有什么战绩传出。

    由土木堡之变开始,除锦衣卫与腾骧四卫营仍受皇帝亲掌以外,亲军二十六卫的其余各卫逐渐混同于京营普通部队,虽然名目未改,但已渐渐为兵部直辖统管。

    亲军各卫在行政c人事c薪饷等方面受制于文官,日见衰败,在近些年已经不剩下什么战斗力,也鲜少有人提及。

    上次遇刺告诉崇祯皇帝这些亲卫几乎已经形同虚设的事实,由文官掌管的亲卫再留着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统计整合起来编册为新军,或许能收到奇效。

    至于戍守皇城内宫,自然是有京营和御马监去做,再重分二十六卫亲军护卫宫禁,那都是将崇祯十七年亡国之危避免之后的事情了。

    对崇祯皇帝来说的当务之急,除了治好鼠疫之外,便是将亲军指挥权从文官手中夺回自己这个皇帝的手中。

    亲军指挥权是兵权的第一步,而统计亲军实际人数,并且将他们编册为新军,直属于亲军都指挥使司,则是拿回亲军指挥权的第一步。

    不过话说回来,有意重掌兵权的皇帝不是没有,但基本没什么好下场,对于文官来说,兵权是和自身利益都是不能去碰的点。

    正德便是一个不信邪的,最后那结果大家都知道,这货在自家后花园游玩的时候‘不慎’落水,不久便是暴毙身亡,一命呜呼了。

    如今崇祯皇帝算得上是病急乱投医,对于一切能用的力量都要加以利用。

    虽然知道这是正德走过的路,结果并不是很好,但现在的崇祯皇帝不想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样毫无作为,最后落得个自挂煤山几乎全家死光光的结局。

    自己玩完之前,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