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忽必烈是个明君(第1/3页)  妙严公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茶伦公主回到闺房,迫不及待地打开纸团儿,几个字映入眼帘:“替父赎罪出家地门头沟潭柘寺”。

    茶伦公主请来大学问家额尔德木图,开门见山问道:“你可知道位于门头沟的潭柘寺?”

    “尊贵的公主,我知道。”于是,他给茶伦公主讲起来:

    潭柘寺始建于近千年前的永嘉元年,是佛教进入我们这里建的最早的一座寺院,当时规模不大,名叫“嘉福寺”。以后又经过了北魏和北周的两次“灭佛”,使佛教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嘉福寺”自建成之后,影响不大,一直也没有什么发展,后来逐渐破败,直到了唐代才兴盛起来。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居住在幽州城北,他持《华严经》以为净业,“其所诵时,一城皆闻之,如在庭庑之下”。在幽州都督张仁愿的赞助下,华严和尚来到了潭柘山开山建寺,以破败了的“嘉福寺”为中心,重建寺庙。华严和尚带领僧众填平了寺内一个叫“青龙潭”的大水坑,修筑殿宇,扩建寺院。寺院后山有两股丰盛的泉水,一眼名为龙泉,一眼名为泓泉,两股泉水在后山的龙潭合流后,流经寺院,向南流去,不仅满足了寺院日常的生活用水,而且还能灌溉附近大片的土地农田。正是因为有了这股宝贵的泉水,此后附近才出现了平原c南辛房c鲁家滩等村庄。故而华严和尚将嘉福寺改为“龙泉寺”。之后,在幽州地区有了名气,逐步地发展c兴盛了起来,所以,后人尊华严和尚为“开山祖师”。华严和尚也因此而名列《续高僧传》。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僧人们对佛学的理解和悟性的不同,在隋唐之际形成了许多宗派。华严和尚属于华严宗,华严宗创立于隋代,该宗派以发挥“法界缘起”为宗旨,强调“圆融无碍”是观察宇宙c人们的法门,也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华严宗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澄观。此宗派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因其宗旨为“法界缘起”,故而又称为“法界宗”,又因此宗派的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德号为“贤首”,所以又称为“贤首宗”。因华严和尚属于华严宗,故而这座寺就成为了幽州地区第一座确定了宗派的寺院,同时也是华严宗在幽州地区的第一座寺院。唐代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在道士赵归真和权臣李德裕的怂恿下,唐武宗下令在全国排毁佛教。“龙泉寺”也因此而再次荒废。直到了五代后唐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了“龙泉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师与其徒千人,潭柘宗风大振”,才使“龙泉寺”重又繁盛了起来。当时的“龙泉寺”也从此由华严宗改为禅宗。在金代,禅宗在中都地区有了很大的发展。“龙泉寺”先后出现了数位禅宗大师,大大提高了寺院的声誉。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到“龙泉寺”进香礼佛,并拨款对这里进行了整修和扩建,这是第一位到“龙泉寺”进香的皇帝。致使后代皇帝争相效仿,对于进一步提高“龙泉寺”的地位,繁盛寺院香火,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金熙宗将寺名“龙泉寺”改为“大万寿寺”,拨款对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开创了皇帝为此寺院赐名和由朝廷出资整修的先河。到了咱们元代这座寺院以潭柘山为名,唤做:“潭柘寺”。

    茶伦公主听了以后,对太白金星为自己定下的出家寺院有了了解,也深切地感觉到太白金星老叔对自己出家一事,用心良苦。

    心甘情愿削发为尼,到潭柘寺出家,忽必烈深深地被感动着。他在感动之余,也在进行着反思:“我的罪在什么地方?”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朝野上下,是指全国,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民间百姓都在议论着这件事儿。

    汉臣们相互之间往来,这样议论:

    我们的大宋王朝之后为什么叫元朝?皇上忽必烈从《易经》中选择了“大元”作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