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冒牌道士,神仙戏术(第1/3页)  举头三尺有神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刚才匆忙,这里先给大家好好介绍介绍,我拜的师父叫林轩义,我拜的师门呢叫林海宗,师门由来,听三师兄讲是师父当年在东北办了件大事,这事之后再说,之后开宗立派收了孙巽儿,成为一代宗师。这开宗立派也不是容易事,先要得到自己的原师门认可,师父呢,佛道双修,去了天师府又去了趟印度密宗禅师那里,又向昆仑山的办事处递交了手续。这手续就是个表格,门派名称那一栏,师父想丹东临海,索性就叫临海宗。可这师父姓林,所以叫一叫就叫成林海宗了。

    师训这一栏呢,人家一般都填一大堆比如:学周易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心性,不敛束自己,不可修的正果。学周易不可狂,狂则生事,言不可狂,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内,从而不可修得正果等等。我师父嫌费事,直接填的“少管闲事,好好修炼,保持道心。”其实说的也对,上面那么一大段话,师父这个保持道心就概括了。

    我师门呢一共算我7个人,掌门就是师父林轩义,师父从龙虎山来到东北,一路行侠仗义和我爷爷捉鬼降妖,之后我爷爷遇难,师父闭关,出关第一件大事就是除去鸭绿江的一条凶鱼,此鱼名为薄鱼,长如蛇只有一只眼睛,其实跟我们所说的蛟很像,但其实不是蛟,此鱼叫声如人呕吐,在鸭绿江一带兴风作浪,扰乱渔民,其实丹东鸭绿江是有河神的是一只大乌龟,身上写着符箓,这妖鱼几次将镇守的乌龟驱赶上岸,这江水便失去镇守,发生水灾,师父遂将其斩杀。所以师父也叫镇江宗师林轩义。

    然后呢,师父之下有我们6个徒弟。师父在斩杀薄鱼之后啊名声鹤起,要来拜师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不乏名门望族。但是,师父放出话只收六个徒弟。而孙巽儿就是我们大师兄。

    然后就是我二师兄张离,也是从小跟着师父,是师父从外面领回来的,要问怎么领回来的,故事就要从30年前讲起。

    丹东市白鹭村张家院内,一个男人手背后在院子里来回踱着步子,9月份的天不冷不热,可男人的头上却满头大汗。

    “生了生了,男孩。”男人赶忙跑进屋,见到襁褓里的孩子,闭着眼,真是瘦小啊,小脸黑紫,感觉呼吸不是那么顺畅。

    “张良家媳妇生了。”

    “才几个月,就生了。”

    “8个月零几天,可不是吗,那孩子估计保不住。”

    “我俩别在这扯犊子了,赶快去帮忙吧。”

    村子不大,但民风淳朴,村民们都是热心肠,而且这家男主人张良,是村子里的老师,平时为人和善,村里的孩子基本都是他的学生。这老张家媳妇生孩子了,大家都帮着忙前忙后。

    “王婆,我这孩子怎么像没进气似的,呼吸困难。”

    “哎呀,这孩子早产,母子平安就不错了,这孩子印堂带个红点,我看挺吉利的,跟那佛像上的童男童女似的。”

    老张一看,的确,越看自己孩子越是喜欢,可是,越看孩子难受的样子他也越是难过。

    “要不你找那个黄道长看看?孩子刚生下来都容易被东西盯上。”这王婆这么一说,老张心里也没底了,赶忙去屋里拿了张十元的大票,塞给了王婆。(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40多块钱)

    “今天真是麻烦王婆您了。”王婆一看钱,赶忙揣兜里,然后说道:“张老师,你这是干嘛,乡里乡亲的,我应该做的,你等着我这就给你去叫黄道长。”

    这个黄道长是村上的神棍,那个年代人们没学问,通信也不发达,有很多江湖骗子啊,会一些‘神仙戏术’或者说是变戏法吧,然后就去一些贫困山区骗吃骗喝,谋个生路。这个黄道长啊,也属实是有两把刷子,他在这个白鹭村怎么出名的呢?

    话说这个一周前啊,白鹭村村长家,一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