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58 的圣地(第2/3页)  捡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相当罕见的。

    有句话说得好,东街买来西街卖都能赚大钱。这话在汉江古玩城里尤为实际。

    这个古玩城里面,流传着三大捡漏传说。

    一是,曾有一位收藏家花几百块钱,在这捡到一个元青花瓷器。卖了一百多万。赚了几十倍。

    二是,一个老鸟用一千多买到一个雕刻完美的清代的约一千克重的大红袍山子。约价值七百万元。

    也是赚了几十倍。

    最恐怖的,是一个二愣子啥都不懂的中年人只花了一千块钱弄到了个草虫画册。

    等到央视寻宝走进江城来的时候,这个人把这个画册送去让专家看了。

    好家伙,齐白石的草虫画册。拍卖价格两千三百万。

    除了这三大捡漏神话之外,还有不少的捡漏奇闻,比如说从这里买到的一个奇石花了两百,结果拍卖了四十万的。

    在江城,大多数的捡漏神话发生的地点,无疑不全是在这个古玩城里。

    古玩城里不大,里里外外各个地方各个角落都摆满了各个摊位。除去正常的走动之外,几乎就没有落脚的地方。

    这个古玩城的历史相当悠久,快三十年了,外面的全是路边摊,里面的有些地方竖着遮阳棚,还有建筑下面的门店,总的摊位也就五六百个。

    江城靠着汉江,天气不过十几度,守摊子的摊主们早已换上了厚实的衣服。

    一身快递员打扮的金锋出现在这里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抱着包裹,金锋穿行在人流中,眼睛轻扫,附近几个摊位上的东西尽收眼底。

    三十块一天的摊位费倒是不贵。古玩古董也是琳琅满目,多不胜数,让人应接不暇。

    各种各样的瓷器品种c紫砂罐罐c文玩砚台,铜器杂项

    有一个邮票摊位倒是围了不少的人,大多数邮票都是密封完好,看的人虽然多,上手的人倒是很少。

    毕竟这是纸质邮票,弄坏了可没人说得清。

    在这里,金锋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买家看东西,并不在乎东西的老旧。

    像那些瓷器的胎质c年代c釉色c纹饰c款识,字画的画风c纸张c题跋c作者的签名c铃印,紫砂的胎泥c纹饰c款识

    这些买家们都不在意,反而最注重价格。

    这就是明显的捡漏心态。

    大部分的买家也是看东西不交流,反复看了也不问价。问了价以后不还价。

    还有一个更叫金锋觉得有意思的,那就是再好的东西,超过百的就走。

    这样的生意偏偏摊主们似乎早已习惯,极不生气,也不发火。

    每个古玩市场都有自己的特色,捡漏的心态特别浓,这也就是这个古玩城的特色吧。

    因为捡漏的心态,所以摊位上的东西价格也相应的特别实惠。

    有一个残了一个口子的青花看着还不错,一尺多高竟然只开价三百五。

    然而就是这三百五的价格也没人上路掏钱。

    走着走着,金锋鼻子轻嗅一下,慢慢偏头过去。

    一辆人力三轮不住的摁着铃铛艰难的在人流中行进。

    人力三轮上摆满了各种东西,其中碎瓷片就占了一小半。

    初冬的太阳照在这些瓷片上,其中几个青花瓷片泛出黑蓝莹润的光芒。

    金锋眼睛顿时收紧,露出一抹震撼。

    “这怎么可能?”

    眼睛眯成一条缝,目光再打过去,心底冒出一股子惊讶。

    “全的?”

    “这么多?”

    视线随着人力三轮的移动穿行,到了远处一个空着的摊位停了下来。

    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