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落叶秋风 第一节(第1/3页)  紫玉金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催叶落,雨洗尘。

    江南的雨,过江,就寒了,弱了。风却猛了,急了。

    暮色中,汉江水面上,一艘货船收了帆,十几只长篙将船稳稳地荡到岸边。岸上,一位虎背熊腰的青衣大汉,瞧见货船靠岸,猛地招手,等候在码头的十名束衣男子,齐刷刷抛出钩锚将货船牢牢定住,四名力士抬着宽大的船板,轻轻地铺在货船与码头之间。船刚固定。床上十几名汉子径直扛起一箱箱货物,招呼也不到,直奔岸上的马车,将货物齐齐码放,拴牢。货卸一半,从船舱内钻出一位身材矮小,皮肤黢黑的船夫,向岸边望去,瞧见青衣大汉,微微点了点头,折身回船舱,请出来两位商人打扮的中年汉子。刚出仓,一位身材浑圆的汉子,便嚷道:憋闷了一天,水都没喝的一口。靠了岸,先寻个馆子,我请兄弟们解解乏。船夫陪笑着:多谢吴老板美意,我代兄弟们领了。如今天色渐晚,一是兄弟们还要继续赶路,二是吴老板c赵老板两位的药材急需回运交接。时间紧迫,来日方长,他日小弟做东,在金陵春风楼为两位兄长解乏。今日权且记下,望两位兄长谅解。

    吴老板,本名吴大年,早年是个京城济民药行伙计,激灵圆滑。赵老板,本名赵天行,是个关外土生土长的参客,累世办药,颇有财货。早年间,江南寒雨绵延,乡间寒疾盛行,人参物价飞涨,商贾豪绅争相抢购。两人于人参倒卖间相互熟识。赵天行瞧见吴大年市井圆滑,多能溢价售卖药材,便与他结交为兄弟,两人合伙做起南北药材买卖。月前,两人正在辽宁本店盘点货物,一精瘦中年男子挤进门来,东问西瞅各类药材质地c价格。吴大年扫了他几眼,便悄悄对赵天行讲:那位精瘦的,想必是位大买家,他已连问了人参c雪莲c红花几种名贵药材的价格,却面无异色,想必有大价钱在身。赵天行经吴大年提醒,细细端瞧这位精瘦男子,只见他身着藏蓝长跑,腰系蓝黑杂色带,脚上一双千里云靴,头戴一顶员外帽,心中默认此人定当有些来路,便清声道:阿四,奉茶。说着便向那名男子迎去,陪笑着:敢问员外高姓,小店可有员外看得上眼的?那名男子哈哈笑道:赵老板过谦,这关外之地,山林之野,凡所覆盖,谁人不知,那人不晓,你这鼎鼎有名的大通药材行。如果在贵行还寻不见小子所需之物,那便折身回转即可,无须叨唠赵掌柜了。赵天行慢捋胡须,谦道:小店物稀量少,果能供给一二,诚请员外里间用茶,我兄弟自当竭力调配。

    说罢,赵天行回瞧了吴大年一眼,便引着那精瘦男子往里间去了。吴大年捉住掌柜吩咐了几句,便轻身跟了进去。

    大通药材行,历经三代传承,从赵天行的祖爷起,一间小小的参行渐渐扩大经营,囊括了人参c鹿茸c红花c虎骨c白芷c当归等各类药材。至赵天行时,结交吴大年。两人合股经营,走商道,开分号,生意日隆,雇佣大掌柜十人,分布各大省衢要道。辽宁总号正式搬迁至南城四坊街,店高三起,院进四重,声名渐起,成为关外赫赫有名的药材商行。

    吴大年回身进院,便瞧见阿四正从耳房退身出来,便向阿四招手。阿四转身瞧见吴大老板招手,匆匆赶来,细声说:坐下了。那名男子一坐下,就从怀里拿出一只红木金梁翠玉算盘。老爷瞧见,让我奉了茶,就退了出来。“红木金梁翠玉算盘?”吴大年嘀咕着,冲阿四说:你去后堂备一桌云海楼的酒席,不要让人瞧见。嗯,还有,告诉李掌柜,今天盘完货,早些关门。今天没有我的吩咐,谁也不许近内堂。你每隔半个时辰,在这瞧一瞧,听我招呼。

    阿四应了声,去安排事情。吴大年轻身靠近耳房,心里一直悬着:红木金梁翠玉算盘。

    吴大年轻身靠近耳房便听见赵天行推脱着:时间紧迫,货物繁多,小店短时间内,确实采办不及,还请郑员外多宽限些时日才好。“郑员外,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