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夏槐,秋桂,冬梅。
如果再加上杏树,李树,那就更加完美了,一年四季花开不败,就是应季鲜果也是供应不绝,想想也令人满足。
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宋城没有付诸行动的打算。
明年的今天,他应该早已不在甲一舍了,即使现在种下,应不应时节暂且不说,等长成之时,他也看不到了。
还有,现在的宋城有一点点忙。
《传习录》洋洋洒洒十几万字,让他全部默下来是不可能的,物理学家的记忆还没好到这种逆天的程度,能够记起来也是那些较为重要的内容。
像这种字字推敲的传世巨著,他也不敢凭着自己的臆测就胡乱增减,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宋城是能省则省,不过即使是这样,按照现在的进度猜测,等他完成以后,大概也有三四万字。
默写出的文章断断续续,看着有点零碎,不过宋城倒不担心。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以康南坡在大夏文坛的地位,即使无法凭一己之力完成这本书的编撰,也可召集一批学术界的牛人来共同进行,估计所有人都会趋之若鹜的。
《传习录》中所提到的,另一个时空中那些学术大家和经典著作,比如孔子c孟子c朱熹,还有《论语》c《春秋》之类的,宋城也是照搬,反正是死无对证,就由着康老夫子去头痛了。
默书的事情已经过半,桌上放着厚厚一沓已写好的纸张,宋城伸手从中抽出了一张。
曰:“何者为天理?”
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曰:“天理何以谓之中?”
曰:“无所偏倚。”
曰:“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
曰:“如明镜然,全体萤彻,略无纤尘染著。”
虽然只是默写,但毕竟还是投入了心思,尤其是这一段有关天理和人欲的阐述,隐隐和道家的清静无为有相通之处,宋城已是反复看了多遍。
圣人就是圣人。
去人欲,识天理,这种玄之又玄的问题,只是在问答之中,仅用寥寥数语就剖开了重重迷障,也不由得宋城不佩服。
宋城在感慨,脑后的马尾却在地上拂动。
“锃!”
桌上的飞剑窜出了剑鞘,先在房中盘旋一圈,然后飞至宋城的身后。
轻轻一挥。
发丝飘洒而下,却没有掉在地上。
房内卷起一阵轻风,飞剑携着轻风,裹着发丝,来到了桃林上空。
断发已撒入桃林,与那些尘泥做伴,也不知来年的桃花,能否变得更红一点,开得更艳一些。
宋城甩了甩马尾,心里有点满意。
马尾还是及腰才刚好,要是过长,就显得有点“娘”了。
抬头看了一眼桃林中的飞剑,宋城继续埋头默书。
这把飞剑是云霄宗的制式飞剑,新晋弟子晋入见山境后,宗门就会发下这样一把试用的飞剑,目的只是让初入见山境的弟子先熟悉一下驭剑的入门手法。
至于试剑大典以后,那时弟子们已各有归属,各峰的师长自会赐下更为合适的飞剑。
不像其他修行者,第一次拥有了飞剑,那怕只是试用的,也会片刻不离左右,时时的勤加练习,以待另一把可能会陪伴自己一生的飞剑到手以后,可以更快的上手。
这把飞剑到宋城手里将近半年了,一共就出鞘过两次。
第一次是刚拿到飞剑的时候,拔出来看了一眼。
第二次就是今天,因为马尾太长了,需要打理一下。
你要让宋城学裴坦之一样,现在就整天把飞剑背在身上,还是自得满满的那一种,他是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