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天下大计(第1/2页)  汉之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登坛拜将的仪式结束后,刘邦和众将各自就座。

    刘邦当着所有人的面,问了韩信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丞相多次称将军大才,那将军用有什么计策指教我呢?”刘邦难得这样客气地跟别人讲话。

    韩信知道这是他表现自己的绝好机会,也是打消所有人疑虑的时间了。他先是客气客气哪里哪里的谦让了一番。然后他问了刘邦一个问题: “如果大王要东进争夺天下,最大的敌人是不是项王呢?”

    “是。”刘邦和其他人心里都在骂韩信明知故问。

    “大王自己估计在您个人的勇敢c强悍和部队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这个问题是不是似曾相识?是的,鸿门宴之前张良也问过刘邦。聪明人问的问题似乎都差不多,他们这样问的目的,不是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心里早已有答案,他们是要引起回答者的思考,提起听者谈话的兴趣。

    同样的,刘邦每次回答这个问题都会先沉默一阵,他的回答确实是实事求是的:“我不如项王。”

    韩信站起来,对着刘邦拜了两拜,然后说出了下面这段精彩绝伦的话,其中对当时天下大势和政治人物的分析评论堪称经典。

    “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项王。” 他先对刘邦的观点表示了赞同,也不怕他生气。

    然后接着说:“我曾经侍奉过项王,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他震怒咆哮时,可以吓得千军万马不敢粗声喘气,但他不能放手任用其他人,所以这只不过是一介匹夫的勇猛罢了(匹夫之勇《史记》);他待人又恭敬慈爱,言语温和,看到有生病的人,会心疼的流泪,并且将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但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应该加封进爵时,他却会把刻好的官印一直放在手里把玩,直到磨玩得失去了棱角,还舍不得给人,所以他的仁慈只是女人的仁慈罢了(妇人之仁《史记》)。”

    说得好!

    领导整天道貌岸然,对下属彬彬有礼c嘘寒问暖,除了为他自己获得平易近人c谦虚有礼的好名声之外,对冲锋陷阵c拼命工作的下属毛用没有。

    “受人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两大本能需求,这就和人饿了得吃饭c饥渴了想啪啪c危险时会自保求生一样,不需要教导,也不可压抑。哪个人不想实现抱负?哪个人没有受人尊重的期盼?权利c地位c金钱c美女c实现自身价值是所有人奋斗的最原始c最本质并且不可改变的动机。总想用温情的话语c敬业的道德去让人卖命,而舍不得给别人一个官职个封号的领导如果不是很傻很天真,那么就无异于诈骗犯,骗取的是下属的才能和忠心,同时,也是扼杀下属青春才华的刽子手。

    无论领导是有“妇人之仁”还是有“匹夫之勇”,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都不可能招揽到人才,即使手下有人才,也不可能得到他们真心的回报,而懂得给予的领导就算满嘴脏话,手无缚鸡之力,仍然会从者如云。

    “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诸侯王都臣服了,但他没有在关中立足,放弃了有利地形。同时,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各路诸侯也愤愤不平。诸侯王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也都学着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人的怨恨很多,百姓也不怎么愿意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他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

    韩信指出了项羽的几个弱点:

    一c放弃了关中这个合适称霸天下的有利地形;

    二c违背了所有义军名义上的领袖义帝“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封自己和其他人为王,但又没有按功封赏,而是大封自己的亲信,其他有功之人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