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招聘教书先生(第1/2页)  水浒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情虽然多,但总得去做。

    把要做的事情列在纸上,还是觉得这个月内暂缓去大名府签押的行程,先把学塾和药铺的事情搞定,等镖行正式开业后再走不迟。

    他让王掌柜派人去药家镇联系郭达,让对方物色两位大夫和几个药铺伙计过来,并且将这事跟莫掌柜知会一声,以免他误会。

    随后就是处理学塾的事情,莘县比起阳谷县的物价差不多,请一位给孩童教书识字的落魄学生也不过每月三四两银子。

    钱,暂时是不缺的,他硬生生把月钱开到五两银子去县学里招聘贫寒学生。上午派人去,下午三四点钟时候,就有五六个穷书生过来面试了。

    只不过这批年轻人开口诗赋,闭口经义,傲气横秋,抱负远大,听得昏昏欲睡,满脸不耐之色。

    他忍不住含沙射影地讥讽道:“咱们大宋人文荟萃,读书人数不胜数,能出来做官的却寥寥无几。我这里只收教授孩童读书认字的先生,若是各位想在我这里升官发财,只怕找错了地方。”

    其中一个叫宋德祖的学生满脸忿然地道:“保正这话是何道理?读书能让人明是非,懂道理,我大宋国之所以能文化昌盛,达于列国,乃是无数饱学之士殚精竭力之功。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c黄金屋,那也是天赐福气,岂能用名利二字去玷污?”

    呵呵一笑:“你倒是有副好口才,我问你,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宋德祖傲然道:“当然是修身c齐家c治国c平天下。保正说的求得功名,报效朝廷,不过是学生们想走一趟的康庄大道而已。”

    “哦,那你现在成功了没?”

    “呵,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冰冻三尺,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擦,这厮还真能言善辩,脸皮也挺厚。

    冷笑道:“这莘县里就有好几处书院,上百学生,整个大名府数千名读书人,通过州试的不过十之二三。州试过后还有省试,再淘汰十之。随后你们会跟来自全国各地的才子竞争殿试,每三年大考之后,全国不过一二百人能有资格任官。有的人即便熬到了任官资格,那还得排队熬资历,等到头发花白也不一定能落得个实缺差遣。我笑你做人没有自知之明,敢问你今年八月份的秋试考了什么名次?”

    能来乡里应聘教书的落魄学生,能有什么好成绩

    宋德祖满面涨红,握拳气道:“若天下读书人都如保正这般所想,还未努力便知难而退,那咱们宋国岂不是断了前路?保正居心何在?”

    这特么还真牛逼啊,一个来面试的穷吊丝有这么大口气就罢了,居然还威胁起来了。

    嘿嘿道:“你还别给我盖大帽,这罪名我可担当不起。我招你来只是教授孩童读书认字罢了,你却满口不离诗赋歌词c经义文章。不错,读书能使人明智懂礼,却不是拿来遮羞的幌子。你这样人志高才大,大王乡里的小庙可容不下,还是另谋高就吧。”

    “哼,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与谋。告辞!”

    随着宋德祖甩袖起身,又有两个满脸痘痘的年轻学子站起来,犹豫了下,也跟着他离开了正厅。

    颇有些失望,对剩下两个还在座位上稳如泰山的年轻人道:“你们应当知道我想招聘什么样的先生了吧,为什么还留下来?”

    其中一个叫袁涛的,不卑不亢地道:“学生理解保正的心思,并非不喜读书人,否则也不会招人教授孩童了。实不相瞒,学生家境贫寒,需要这份工钱来补贴家中老小。”

    “你倒是个实在人,不错。”又对另外一个问道:“那你呢,为什么留下来?”

    “我,我,这个,学生觉得保,保正的话有,有些道理,所以想,想留下来先做,做一段时间看看。”

    失声笑道:“那你觉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