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章 梁山设计(第1/2页)  水浒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别看在大名府里混得脸熟吃得开,其实他身份地位并不凸显,盖因梁中书是他堂姐夫,才会得人高看一眼。待得梁中书死后,他只有用最实际的金钱利益来维持体面了。

    要问他气不气,那肯定是气的。不过他却不后悔杀了梁c沈二人,与其闹翻脸后被穿小鞋,不如先下手为强。

    原先第一次校阅时候,王黼曾说过高球太尉对他赞赏有加的话语,让得很是兴奋,以为可以在武官道路上更进一步。

    可这么几月下来,王黼便没有再找过他,面儿都没见着几次。看来,自己不说在朝廷里,就算在大名府的官场里也不如想象中那般光鲜。

    他在阳谷县里点卯交接,休整两天后,便是继续督运粮草车队开拔,下一站目标台前县。

    此时,已是入了京东西路的濮州,在梁山势力范围内,众人都打起精神不敢大意。斥候探子增至五批,不停地在粮道周边山野里巡逻。

    三月十八日,当他们首批次粮草押运到台前县时,大家总算是松了口气。

    从阳谷到台前县这一段路,斥候已是明显地发现了有人在窥视粮运情况,有时抓着一个两个,俱都是有身份户籍的当地人,根本分辨不出是不是贼。

    粮草运至台前县便可以略作休整,有了城池,防御粮草的任务则转交给奔赴而至的后军。

    麾下的厢军隶属后军指挥系统,可据城池而守。但马军则隶属轻骑营,主要为后军职责,但在必要时候,也要受左右侧翼轻骑军的指挥。

    数天后,后军汇聚至此,侧翼轻骑军也是掩护中军阵仗浩浩荡荡地奔赴程屯镇,待得前军c后军就位,后军再是向前开拔至潘渡镇。

    到了三月底,大名府的前c中c后三军总算是部署完毕,前军压到杨营镇c黄集乡和程屯镇,兵峰直逼马营乡。中军坐镇潘渡镇和玉皇庙镇一带,后军分作台前县c李家集c张营镇c红船镇四处。

    梁山聚义厅上,众多头领们俱是面色沉肃。连平日咋咋呼呼的黑旋风也是老实地坐在座椅上,左看看右望望,不敢喧哗出声。

    “朝廷三路大军讨伐我梁山,西有关胜c李成所率的大名府军马,南有穆英c项雄所率的济州兵马,北有那孟明小儿的郓州兵马。”晁盖朗声道:“值此梁山生死关头,还望众兄弟齐心协力,共聚一心地杀败官兵。”

    众头领刷地站起,吼声道:“是。”

    晁盖欣慰道:“莫看朝廷兵马甚多,却也曾是我梁山手下败将,就说穆c项c孟三个小儿,往常见我梁山军则逃之夭夭,此等胆小如鼠辈,何惧有之?”

    聚义厅中哄哄一阵笑。

    吴用笑道:“天王说的是。眼下大名府军兵峰已经是压到了杨营c黄集c程屯三处,却望而不前,盖因我梁山地处水泊,易守难攻,此乃破敌地利也。其二,那济州军和郓州军俱被我等打怕,一者龟缩梁宝寺c南旺镇一带,一者缩在州城镇c湖乡一带,畏我梁山如虎。他三军不能齐心合力,必生间隙,此乃人和也。其三,此时春耕农忙之季,朝廷不体民情,擅动兵戈,去岁北地欠收又逢灾雪,战耗拖久,他三军必然粮草不济。届时他若就地征粮,必生民乱,若远地运粮,又给我梁山军可趁之机。此乃天时也。”

    “我梁山军占据天时c地利c人和的优势,大破朝廷三军,指日可待。”

    宋江笑道:“军师所言极是,前番白胜c时迁c杜兴三位头领在前方打探,已把朝廷三路大军的粮草储处探得清楚,这水泊外的十里八乡俱都是我梁山眼线,朝廷兵马一举一动俱在掌握。众兄弟已是战意急迫,只等天王哥哥发号施令了。”

    晁盖听到宋江话语便是心里不喜,只不过值此危急关头,也不想与他理会。只点了点头,笑道:“兄弟们稍安勿躁,朝廷虽是酒囊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