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0章 两浙商会(第1/2页)  水浒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到达杭州,也就代表着北上战略的正式启动。

    首先,要用炮舰船队解决掉从两浙路沿海北上至登州的所有有威胁的朝廷禁军战船。

    赵长河添为第一任海军总署的首席旅级军官,将带领船队一路北上,配合已渗透进北方各地长达两年时间的军机署提供的情报,展开对宋国沿海的大扫荡策略。

    涉及到军务方面,军机署则比去岁刚成立不足半年的锦衣卫有底蕴多了,他们手里刺探到的宋金辽国情报多不胜数,收买和策反的宋朝廷地方官员c商人不计其数。

    说句吹牛逼的话,若是这时代有电话这种即时通信,若想知道登州的朝廷水师明天会不会出海,几条战船出海,军机署都马上能把具体的将领名单上报过来。

    情报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就这两年,财账花在军机署和锦衣卫两个机构上面的钱不比新成立一支三千人规模的火枪旅差多少。

    回头来说这支把几乎搞破产的炮舰船队,目前命名为夷南舰队,炮舰不管是七千料还是五千料,采用通体木质,局部包铁皮。

    木料为楠木c槠木c樟木c榆木c槐木,甚至是珍贵的柚木,只是柚木不但量少,而且需要从更南边的广南西路走私偷运,耗费实在太大。

    七千料炮舰为两艘,这回全都派进了北地战略中。

    一艘为泉州号旗舰,搭载口径42型火炮两门,36口径四门,24口径六门c20,18口径各十门,合计三十二门大小口径火炮,全舰炮兵两百四十人,另配备五十名常备火枪队以及水手c厨子c侦察员c医疗兵等五十余人,采用的是三桅风帆的楼型船体,以船体侧舷火炮打击为主。

    另一艘七千料炮舰为“周家人号”副旗舰,乃是为了感谢在夷州岛上勤勉效力的周老汉一家所特意取名的,并且让周应亲自点炮试航。

    周应这个老头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是真正舒坦通透,几个儿子也得与有荣焉地在夷州船坊里踏实地把心思沉下来,“士为知己者死”地为主公造船事业效力。

    除了两艘七千料正副旗舰,另有搭在各式火炮二十门的五千料炮船八艘,充当护卫舰。以及十二门中小口径火炮的三千料炮船二艘,充当快速侦察舰。

    为了预防可能会出现的“近身缠斗战术”,整个夷南舰队还专门配备了十艘三千料艨艟战舰c十艘五千料改造的弓弩战舰来当贴身护卫,防止敌人利用船多人海战术搞登船战和自杀撞船的战术。

    毕竟炮舰装备了火炮,火力足够强大,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速度太慢。跟弓弩战舰一比,简直和乌龟差不多,万一敌人不要命地用人海船海战术来填,尤其是夜袭,闹不好还真要阴沟里翻船。

    对此,百般叮嘱和提醒年轻的海军军官们要注意敌人的夜袭战斗,加强针对夜间破袭战的组织训练,在泉州时就多次举行实战夜袭攻防演练,因此而发生意外丢掉性命的海军小伙子都有五六个人了。

    当然,他来杭州一是为北地战略打幌子,二个就是要视察两浙路的民政工作,并且与两浙盘踞在苏杭一带的商会接洽。

    如今百姓们都知道这个主公对于商业和商人的重视,让得不少商人觉得他们的春天到来了,少了拴在身上的商税盘剥和道德枷锁,官报大肆为他们摇旗呐喊,让商人们很是感到幸福。

    尤其是去岁针对两浙路纺户家庭破产的下乡建坊政策,两浙路首批五十家被点名称赞的商人既获得利益上的好处,名声又宣扬了出去,年前军队拨下来的军服和背包订单把这批首吃螃蟹的商人喂得很饱。

    如今,大多商人不是躲避朝廷,而是主动和地方上的商务公署打好关系,结成商会形成利益集体,与官方公署做正式的接洽工作。

    比起福建路,两浙路的商会更具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