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执拗期,儿童有点自我意识后,发现世界和他们想的不同,于是就会展示各种无法想象的行为艺术来表达“宝宝不开心”,如果无法被理解,他们会继续不开心下去。
这几个敏感期在赖合看来,恰恰反应了生命的真谛。
想象的东西是假的,理性甄别后的东西就一定是真切无误的吗?在赖合看来,理性知性处理过的事物以及感性体会过的感情只是显得不那么假而已。
语言也只是人定义的。白马是一只可以奔跑的骏马,而马只是一个指代马的虚无概念。脏话也不一定表达肮脏的想法。
后两个敏感期也体现了人的精神性,以及精神和世界的联系。
人为了保持精神的主体尊严,可以反抗任何规则。
练神返虚即是需认识到精神世界的虚无本质,然后自然而然产生世界是这样但同时又不是这样的玄妙直感。
炼虚合道则更简单,精神世界有一个至高的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精神世界尽管虚无,人还是要不断追逐大道。
世间只有道值得追求,并且只要有追求,最终还是会回到道之本身。道无处不在。
炼精化气一直存在,是为根本;炼气化神一直存在,是为指引;练神返虚一直存在,是为甄别;炼虚合道一直存在,是为取舍。
此四者是为武道修习大纲,摄一切法。
赖合也不再认为自己要改造世界,只要在道的路上越走越远,世界自然会被他改变。
此间差异唯在于心。
当然他还是要行走人间大地,老子有言: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只要赖合所为于人世有益,于大自然有益,那么必能得到回馈。
人类文明极大地改造了地球,如此巨大的变量,期间种种变化,对于赖合的精神感悟而言,就是无量宝藏。
正是这一番蜕变使得赖合灵魂空间更高了,赖合把这点点滴滴都记在日记本上。
突破之后的莽牯朱蛤,速度提升了一大截。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没几天就到了剑门关,所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谓“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险峻绮丽,风云汇聚。
路上还遇到不少执着的游学子弟,干练的武林人士。
不过赖合都没在意,他的隐匿功夫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他九分心思都放在了《金刚经》上。
峨眉山上的藏经阁中有一套《开宝藏》,里面被翻得最多的就是这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看完《金刚经》后,再看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金刚掌》。
《金刚掌》就像是一个小丑,两者差距不可以道里计,有如云泥之别。
所谓《金刚掌》脱胎于《金刚经》,是对于《金刚经》的侮辱。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