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2/4页)  蒋介石王牌悍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谢谢!  2005年3月17日    备忘录 作者的话(2)  (起1I点1I中1I文1I网更新时间:2005-6-27 13:22:00  本章字数:243)  近来又访问了某些当事人,获得若干反馈意见和珍贵的一手资料,还有一有影响的全国xìng文史杂志与笔者联系,拟连载部分拙作,故打算对已完成的部分章节先行修订,以供杂志社选用。鉴于前述原因,这里的更新进度将稍缓,先向各位朋友致歉!全书修订完稿后,可望正式出版,届时成书还将附上张灵甫的若干旧照及其与家人、同事的合影,还有一些资料xìng照片,包括其遗书手迹等。  有关进展情况将随时向各位有兴趣的朋友通告。再次感谢朋友们的跟贴反馈和关注!  钟子麟  2005年6月27日  TXT之梦  第一章 第一节 东大村北门的张家  (起2X点2X中2X文2X网更新时间:2005-3-1 0:48:00  本章字数:7076)  一  俗话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关中自古埋皇上。”  关中,泛指大西北以陕西西安为中心的大片平原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周围山峦起伏,函谷、萧关、大散、武关、潼关、金锁等险关,扼守着这一地区的进出要道,因位居雄关之中,关中即因此而得名。  一提起大西北,人们的印象中多半是满目黄土漫卷西风的苍凉,亦或是夕阳残照汉家陵阙的萧瑟。其实,关中平原素来有西北粮仓的美名,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撰写《史记  货殖列传》时就称:“关中自、雍以东至河、华,膏块沃野千里”,“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古时候关中地区的富庶由此可见一斑。这里南依秦岭为障,东面隔着黄河与中原遥遥相对,外有雄关漫道,易守难攻,内有一马平川,丰衣足食,特殊的地势具有如此的战略优势,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古代有众多王朝皆选择在此定都,从而有了“秦中自古帝王都”之说。从三千多年前周文王迁都沣京之后,现今西安一带及周边地区,就成了周、秦、汉、唐等十二个王朝的京畿圣地。自此,关中可是实足冒了上千年的龙烟紫气。  光绪末年间,西安市尚未单立,西安城区分属两个县,西城属长安县,东城属咸宁县,当时的长安县府就设在西安的西大街。说起长安的历史,用“源远流长”一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长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著称,长安县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至今还留有仓颉造字台、沣镐遗址、西周车马坑、昆明池等遗址,就连乡民们的平常家居乃至随便砌垒的鸡窝猪圈,都还可能不时发掘出些秦砖汉瓦来,为当地的悠久历史凭添佐证。  然而,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千百年的岁月流逝过后,古今多少事都成了浓缩在书架里的抽象文字,一本一本厚厚地叠了起来,被后人称作为历史,而在这历史长河的潮起潮落之中,昔日的帝王京畿宝地终于盛极而衰了。到了近代,由于jiāo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司马迁笔下的“膏块沃野千里”早已被无情的岁月冲刷得风光不在,当年为秦人们所鄙夷的南蛮东夷之地,却成了富甲一方的后起之秀,似乎在验证着老祖宗有关风水轮流转的神秘论说。目睹昔日蛮夷之地假工商业的发展在近代的迅速崛起,曾经傲视中原的秦人的后代们只有无奈地瞠乎其后,他们守着这块不再冒帝王紫气的闭塞的古老土地,默默地繁衍生息。  一九OO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六年,陕西发生了大饥荒,在接下来的两年,光绪二十七和二十八年又都是荒年,所谓“熟年馑”。连续的荒年使得大部分乡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祸不单行,此时又适逢庚子之变,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逃出京城,紧接着又被一路追杀,最后躲到西安避难来了。虽然是落荒而逃的皇室人马,但皇家的排场总是撑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