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蒋介石王牌悍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被强制征兵的壮丁,主动投军杀敌报国的热血青年也为数不少。笔者曾经访问过的原第74军老人中,就有在这个时候入伍的爱国学生,胡立文就是其中的一个。七七事变bào发后,这位十六岁的湖南中学生,与他的哥哥与同学们一道踊跃报名参军,被集中到江西的九江师管区集训,后来适逢第74军整补,他被分配到第51师。新鲜的血液输送到战后严重失血的一线部队,繁重的新兵训练工作就成了当务之急。  张灵甫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练兵。  第305团经过上海、南京两次恶战,老兵所剩无几,要在短时间内将补充的新兵训练成上场即能应付恶战的劲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最终成为guó mín dǎng军中的王牌将领,张灵甫有一套他的带兵手段,他标榜“四耻四乐”为练兵标准,即:“作战怕死,军人之耻;学术落伍,军人之耻;逃病兵多,军人之耻;纪律废驰,军人之耻”;“救民水火,军人之乐;军誉日隆,军人之乐;精诚团结,军人之乐;歼敌致胜,军人之乐。”(1)在胡宗南手下时,他就以练兵从严著称,在第74军,第305团的官兵又一次领教了他魔鬼式的严厉,试过偷懒懈怠的,尝过张灵甫的军棍后,都心有余悸,不敢再犯。张灵甫练兵不搞花架子,重点在单兵野战技术、小班战斗及小班防御的演练,各连队相互观摩考评,在频繁的模拟演练中,让新兵感受战场的逼真环境。  (1)台湾官版张灵甫传记  对于张灵甫的从严治军,见过十分极端的两极评论。  曾经在第74军任职的周更声撰文说,张灵甫治兵严苛,手段暴戾,时常杀一儆百:“他在当师长时(笔者注:应指张后来在第58师任师长时),曾对他的团长刘光宇说:‘明天纪念周,你团里有几个(他的惯用术语,就是有几个要qiāng杀的官兵)?’刘团长说:‘我团里没有。’张灵甫说:‘你们团里总是没有。明天一定要替我找几个出来。’刘也说:‘只有拿我去qiāng毙吧。’”(2)  (2)《guó mín dǎng第一补充旅的前前后后》湖北文史资料2002年11期  不过,同是张灵甫的部下,也有人称他平时温文尔雅,待官兵如子弟。  作家吴强在小说《红日》里描写过这样一段情节:因崇拜师长而改名的营长张小甫从解放军的俘虏营归来,被暴怒的张灵甫打了一顿关起来,他的副官过后去看望张小甫,送去师长关照的饼干食品,安慰说:“他把部下的每个人都看成是自己的儿子一样,这,你也是知道的。” 小说的人物情节是虚构的,吴强倒是访问过第74师的俘虏,有没有一点生活的原型呢?我们来听一听亲身跟随过张灵甫的原第74军老人的现身说法。  胡立文老先生,一直居于大陆,现已八十多高龄,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一九三八年,他加入第51师,分配到第153旅。张灵甫见他是学生出身,字也写得不错,就安排他在第305团团部当文书。抗战期间,胡立文一直跟在张灵甫身边有四年之久,直到张灵甫在第58师师长任上保送他去读军需学校,他才离开第74军,抗战胜利后又回到整编第74师任军需官。在与他经历类似的人当中,命运之神似乎对胡立文特别偏爱,孟良崮战役时,他在后方临沂,74师覆没后,重建的74军在淮海战役再次覆灭,他又侥幸留在南京没有参加,并从此脱离了guó mín dǎng军队,脱下军装当了老百姓,靠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生活。因此,解放以后他不象一些昔日同仁那样倒霉,他的历史问题也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在专业岗位上,他兢兢业业,可谓桃李满天下,深得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还在五十年代就当上了地方上的政协委员。当胡老先生对笔者谈起半个多世纪前的老上司,心情颇为复杂:  “他在打战、军训时,确是一位威严令官兵敬畏的将军。部队总是有纪律的,第74军的军纪非常严格,抗战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