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佛教研究(第1/2页)  至尊特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座的都是大儒,也就只有刘芒是个白丁了,不过他将很快崛起于淞沪甚至整个中国的文化界。

    酒过三巡之后,谈论的话题就转到了文化和历史学上面了,当然重点就是此时刘普初他们组织考察队要去的高昌古国。

    刘普初感慨道:“高昌古国的确是历史上,一个不可以忽略的国家,它由汉人建立,在西域存在了几百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可惜它的遗迹现在被破坏,令人扼腕叹息。据考高昌城的外城墙有十几米厚,将近十二米高,长达五千米。这些城墙都有结实的夯土筑造而成,每层夯土厚十厘米左右。为了增强城墙的牢固性,每层夯土层之间掺杂少量的土坯。据历史记载,在高昌国的繁盛时期,这些城墙上曾经有过12重巨大的钢铁大门。外城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寺院的遗址,据说就是玄奘西游时讲经的地方。这座寺院规模十分宏大,内部设有庭院c讲经堂c藏经楼c大殿c僧房组成。大殿内的墙壁上还能清清楚楚的看到残存的壁画。发掘出的绿色琉璃瓦c纹饰华丽的石柱础和巨幅的奏乐图精美壁画,记录了都城昔日的繁华。不知道这一次前去,那些壁画是否还在?”

    宋佳轮看着刘普初:“是啊,期待这一次能够有所发现,同时能够抢救性的保护遗留下来的文物。如果再任由日本盗墓贼这样盗掘下去,用不了多久,那里就什么也没有了。”

    刘普初是佛教研究专家,其实他最关心的还是佛教在高昌国的历史。

    刘芒倒是知道,刘普初之所以要组织考察队前去,恐怕研究佛教历史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当然这也并不妨碍抢救性的保护文物。

    刘普初肃然道:“不错,我们就是要发掘整理出高昌古国的辉煌历史,特别是佛教在高昌古国的发展。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c欧洲的丝绸之路要地。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地。可以说高昌王国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

    事实上刘芒比这时候的刘普初还要清楚佛教在高昌的发展历史,因为他是穿越者,有好多的历史在民国时期还没有被发现,特别是高昌古国的历史,发现那些历史,除了日本人外,那就是建国后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对高昌古国的公墓基地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长期的发发掘整理后才确认的。

    佛教约在公元前一世纪传入高昌地区。当时高昌著名的高僧有道普c法盛c法朗c僧遵c法绪c智林c慧嵩等。他们或在本地修行佛道,或到内地传法译经,推动了佛教的传播和发展。

    隋唐时期,佛教在高昌出现了日渐昌盛的趋势。据《续高僧传》记载,隋朝时,佛教的发祥地天竺有僧人来到高昌宣传佛法,并在这里的许多寺庙中游历讲经。那时的僧侣大部分都开始学习汉族的语言。隋炀帝就曾派遣汉族僧人道乘到高昌国,特意为高昌国王讲《金光明经》。

    到唐朝中期,佛教已经在高昌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程度,一直持续了几百年。佛教在高昌古国的大发展也使这一时期的经文c经书空前丰富起来。后来发掘的佛经残卷有《金光明最胜王经》c《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c《金刚经》c《七星经》等等几十种不同的经文。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与佛教禅宗内容有关的佛书和其他的多种文学作品形式,比如颂诗c史诗c小说c剧本等,均是以佛教为内容的优秀作品。不幸的是,这些正规的佛经资料在清末民国时期大部分为德国c俄国c日本c英国c法国等列强的探险人物窃取。

    刘普初忽然看着刘芒道:“刘芒先生,我看盗墓奇谈,发现你在这部小说里面,其实是融入了不少的历史知识和佛道宗教知识,当然风水玄学就不必说了,我和佳轮都非常好奇,你师从何人?怎么会懂得那么多,而且学术水平真的非常高了!”

    刘芒此时只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