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1章 意外相逢(第1/3页)  至高权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说c网 】,♂小÷说c网 】,

    徐孟达的半吊子话像一根刺一样横在我心里,我不知道他究竟有什么事要找我帮忙。像他这样手眼通天的人,还会需要我来帮忙?

    中部省不认识徐孟达的干部不多。谁都知道他是个儒雅的人,不但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背景,他本人还有着非常好的教育背景。像他这样的官宦人家后代,一般只走两条路。要么从政,要么经商。

    大学毕业后的徐孟达按照老套路入了仕途,在宣传系统里呼风唤雨几年,积累了大量的人气。眼看着高歌猛进,前途灿烂,谁料到他突然急流勇退下来,又去走了第二条路一经商。

    徐孟达毕竟是文化人,经商做的自然是文化事业。他手底下有一家全省最大的广告公司,一家传媒公司,据说还有一家户外广告制作公司。三家公司齐头并进,将中部省的文化产业,搞得热火朝天。

    徐孟达做文化,着眼高端。比如全省十三个地州市的电视台,每个电视台都与他有合作。新闻联播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的几分钟,都是徐孟达的广告时间。这是黄金时间,不是钱能买得到的。徐孟达能将十三个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揽进怀里,足见其能力非同一般。

    他的广告是全方位的布局,比如我从春山县到衡岳市,再从衡岳市到中部省,沿途高速公路边的广告牌,莫不出自他的公司。

    曾经有人说,徐孟达是靠着他有个宣传部长的爹,才会把事业做得如此的大。言语之间显得很不屑。我却不敢苟同这种说法,如果徐孟达本人没有一身本事,就是换了个做京官的爹,未必能成就今日的辉煌。

    要说像他这样的人,一定会飞扬跋扈。偏偏他这人很低调,低调得让人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有着无比丰厚家底的人。

    正因为如此,有人送他一顶帽子,称他叫“徐少”。

    徐少这个名字,让人联想起很多典故。而在我看来,徐孟达被叫做“徐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至今未结婚。

    没结婚的男人才能称为“少爷”,结了婚的男人,身份立马被标了签,应该叫“老爷”。

    想到徐孟达被叫老爷样子的尴尬,我不禁微微笑了起来。

    徐少有求于我,从某些程度来说,是信任的表现。

    要知道像我这样刚卸任的人,前途还一片渺茫。何况之前我的根不深,叶不茂,充其量就是一个边远县的副县长,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至于手里的权力,也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施展,而且这份权力,在随着我卸任之后,已经完全失去了。

    如此这般反复,居然将疲倦扫得一干二净,眼睁睁看着天明,正在思量着下一步是先去找何家潇,还是先去省委党校,一时踌躇万千。

    昨晚与徐孟达别过之后,我坚决要自己找地方休息。徐孟达也不勉强,任我在省委招待所开了一间房子住下。

    突然楼底下一阵熙熙攘攘的人声,我推开窗户往下一看,就看到省委宾馆门口大坪里站着一堆人,都是西装革履的,显得个个意气风发。

    这群人从表面看,似乎都是干部模样。从他们一举手一抬腿我就能看出来。当干部的人,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庄重与严肃,一个人只要做了干部,似乎就与笑绝了缘。不苟言笑就是干部的标签。

    我曾经为这个事纠结了很久,也试过不苟言笑,但最后总是功亏一篑。因为我在面对老百姓的时候,我无法把自己锁在笼子里,戴着一个面具去与他们说话。

    比如赵德全和钱有余,我如果跟他们斯文,他们会避我很远。我只有对着他们骂粗话,甚至动手,他们才会觉得我亲切,敢跟我亲近。

    看了一会觉得无聊,想起宛如舅妈的交代,觉得还是先去一趟何家潇的单位,把宛如舅妈的指示落实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