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2/4页)  蒋介石的处事为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突然看到蒋介石的座车急驰下山,陈来不及联络,急忙从怀中掏出zhà弹想扔进车中,正举起之际,从车中shè出一弹,正中陈的头部,当场死亡。原来陈的举动已被蒋的卫士发现,抢先开qiāng。蒋有惊无险,座车飞奔山下。

    当龚春蒲、肖佩伟二人赶到时,见陈诚已死,知事已败露,不敢迟疑,立即驾车逃走,回沪报告。

    蒋在庐山遇刺时,惊恐万状,即令戴笠从速破案。戴怀疑此案为王亚樵所为,但又没有证据,只好警告王亚樵:"你如有谋害我领袖举动,我必杀你。"同时命令在上海的特务注意王亚樵的行动。

    第一部分 14.以硬对硬,杀之为快(2)

    淞沪抗战bào发后,中国军队19路军越战越勇,屡挫敌锋,使日军三易主帅。1932年2月29日,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奉命亲临上海吴淞口,在"出云"舰上坐镇指挥,对19路军的进攻更加猛烈。当时担任"上海抗日救国决死军"幕后总指挥的王亚樵,探知这一情报,立即挑选一批"水鬼",身负zhà弹,潜入江中,把zhà弹挂在"出云"舰底部。只听一声巨响,军舰被zhà。此时,蒋介石为拉拢王亚樵,特让戴笠派人送去4万元钱,以示表彰。对此,王亚樵连句"谢谢"也没说,就慨然接受了。

    日本侵占东北,又在上海挑起事端,南京政府不想抵抗,却一味依赖列强。国联为有所表示,派英国人李顿率国联调查团来中国调查。李顿到中国后,举行招待会,发表谈话,偏袒日本,引起国内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致使舆论大哗。上海各界集会商讨对策,王亚樵力主"世界上有强权无公理,只有诉诸武力,锄杀李顿"。会后,他积极部署暗杀事宜,命令龚春浦主持,由尤林、唐明具体动手。1932年11月10日,尤林等在上海华懋饭店准备暗杀李顿,但不巧,李顿被上海市长吴铁城请去吃饭。尤林等无事可干,闲不住,乘机抢劫福州路春茂钱庄,被巡捕抓获。在狱中,他们经不住酷刑,将北站刺宋、庐山刺蒋的情况全部招供。

    蒋介石和戴笠闻讯大怒,悬赏重金缉拿王亚樵。但蒋特几次行动均扑空。戴笠抓不到王亚樵,就逮捕了他的弟弟王述樵。时任全国律师公会会长的沈钧儒先生是王述樵的老师,沈先生在报上发表声明,抗议逮捕王述樵,戴笠在全国舆论面前,自觉理亏,不好收场,又妄图通过王述樵收买王亚樵,以此作为释放条件,但遭到王述樵拒绝。王亚樵闻讯,反蒋更为坚定。

    1933年秋,国内局势紧张,王亚樵再次离沪去香港。

    王亚樵抵香港后,与李济深、陈铭枢等各方反蒋人士合作,继续从事反蒋活动。

    1935年11月,在王亚樵的策划和支持下,汪精卫在南京guó mín dǎng中央党部被刺,全国轰动。案发后,蒋介石大为恼火,令戴笠"限期擒王亚樵归案"。戴笠深知王亚樵是蒋介石的大敌,不拿到王的头,蒋介石不会饶他,于是他北跑南窜,在全国各地撒下黑网,捕捉王亚樵。戴笠赴香港,并和英警联系,又派大批特务渗透到香港各个角落。

    隐居在香港的王亚樵深知不可久留,1936年2月,即偕眷属和郑抱真等秘密潜离香港,来到广西梧州。因李济深同主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打了招呼,由省府每月拨款500元生活费,资助王亚樵。王怎肯悠闲度日,曾3次赴南宁,面见李宗仁、白崇禧,建议兴兵讨蒋,但遭拒绝。

    两广事变和平解决后,政治形势急转直下,广西首脑对王亚樵态度逐渐冷淡,王也感到寄人篱下深为孤独,想寻机离桂,并求教李济深,想赴延安投奔共产党,李欣然赞许,并写信给周恩来,作为引见。这时,戴笠手下已得知王的踪迹,作好了暗杀的准备。1936年12月20日,戴笠下达刺杀王亚樵的命令,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