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咏这么说,他也辨不出真假,当下只得信了,又问“对了,那只木瓜呢?怎么样,你琢磨出来什么没?”
石咏将另一只盛了香囊的锦盒递给了贾琏。
贾琏打开锦盒,伸手要将里面盛着的物事取出来,被石咏拦住,塞了一块棉布帕在他手里,示意他用布垫着再动手。
贾琏见他紧张,便也依他教的,垫着布帕,小心翼翼地取出银香囊,拿在手里看的时候,几乎倒吸一口气。
这只银香囊,由石咏去除了表面布帛与软木两层保护之后,又由石咏用专门给银器抛光的软布仔仔细细地擦过,此刻银质表面包裹着一层上了年头的银灰色“包浆”,显得光润古朴。镂空的银质花纹球体内部,隐约可见一只半圆的金盂璀璨夺目。
“这是……”
贾琏盯着这香囊,看了半晌,被震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这是杨贵妃亲自佩过的香囊!”石咏平静地答道,“我亲口问过‘它’的。”
贾琏听了这话,一时竟被吓住了,怔怔地望着石咏,片刻后才记起自己曾经说过的,“嗤”的一笑,说“石兄弟,你这拾人牙慧的本事还真是不赖啊!”
说来赵飞燕与卫子夫两人的经历多少有些共通之处,两人都是出寒微,一个是歌姬,一个是舞女,却又都各自把握住了机会,登上后位。所以史上这枚金盘传下来的时候,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将两位皇后给记混了。
武皇的宝镜听到这里,很是惊讶地问“可这金盘该是由人立着在上头起舞的……”
这只金盘的大小比两只手掌并在一处大不了多少。若是能立在盘上起舞,那舞技也该是高超至极了。
世人都传说赵飞燕体态轻盈,能作掌上舞,所以说这是赵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旁人都信;然而卫子夫……这位卫皇后,相传只是平阳公主家中“讴者”,也就是歌姬,没听说过舞技有多么高超啊!
听宝镜问,金盘只幽幽叹道“起舞金盘上,也不过是少年时候的营生,雕虫小技而已,何足道哉?”
石咏一想,也是,卫子夫是出平阳公主府的歌姬,想必也是经过苛刻的训练,除却歌艺以外,乐器和舞技应该也有所涉猎。
只是金盘这话,宝镜却不信,带着疑惑问了一句“真的吗?”
这下子大约是伤到了卫子夫的自尊心,只听那金盘当即反唇相讥,问“我不能,难道你能?”
石咏在一旁“哼”了一声,捂着嘴就转过去。
他这是生怕武皇的宝镜看到他在笑,可他却真个儿险些没忍住,差点儿笑出声来。
要知道,唐时以体态丰盈为美,武则天就算是长于舞蹈,可若要她在这两个手掌大小的金盘上起舞,那也确实有点儿强人所难——为难托着金盘的人。
卫子夫的金盘这样反唇相讥,立刻惹恼了武则天的宝镜。
宝镜当即冷笑了一声“卫后!可笑你,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后,竟然依旧看不透枕边人的心思。巫蛊变乱之时,你的所作所为乃是大错特错。”
金盘听了宝镜这样说话,颤声问“你……你在说什么?”
它顿了顿,又问“你又是何人,怎么知道本宫正好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后?”
石咏在一旁听着,只觉得双方话语里的火|药味越来越重。
也是,一位是出寒微,登上后位,多年屹立不倒的大汉皇后,另一位则是不再拘泥后位,干脆自己登大宝,世所唯一的女皇,这两位论起心智与手段,都该是女之中的佼佼者。
可是武则天此刻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熟读史书,自然对汉代兴衰知道得一清二楚。而卫子夫却吃亏在生活的年代早了些,金盘又只是器物,没机会知晓后世发生的大事,甚至不知道武则天究竟是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