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辞长安城 过玉门关(第1/2页)  千年放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白又一次被关进牢房。

    李白老来锒铛入狱,他不知冤不冤。

    李泊立功身陷囹圄,他不在乎冤不冤。

    有个突厥人为唐军立功还入了狱,这事情在朝野传的沸沸扬扬。

    李白被一队官兵遣送到长安城外。

    不远处一支卫队护送一名年迈将帅缓缓驰来。

    老将,是郭子仪。

    “你叫李泊。”郭子仪仔细打量李白。

    “是。”李白百感交集,简单应答。

    “你长得像个旧相识年轻时候的样子!他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是李白,一个大文豪!”

    “听说过!”

    “你是突厥人,会讲汉人的话,已经很难能可贵了!读诗,也许不那么容易。”

    “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

    “哈哈!是啊!难得你还懂汉人的诗。”

    “懂一点。”

    “听说你在战场上打我的旗号?”

    “郭子仪威名远扬,吓住那些烧杀抢掠的土蕃人还是很管用的。”

    “也许我们应该早点认识!”郭子仪向李白投去欣赏的目光。

    “那也无济于事,我还是去西域放放牛羊吧,大唐拒绝我太久了”

    “去吧!好汉!汉人的世界,你们突厥人理解不了!”

    “郭大帅,但愿今生还能再会!”李白辞别郭子仪,随遣送队伍西去。

    遣送队伍带着李白往西北方向奔出几百里便调转马头回长安,留李白一人一骑独自向西。

    往西,出了长安,恐怕就不再是大唐帝国了。

    十几年前,若说从长安到突厥人的地盘,过了玉门关,还要走好远。

    李白想离开长安,离开李唐,他想把自己流放在茫茫戈壁中,想让心中的诗情画意泯灭在碧血黄沙里。

    或许,当个傻子一样的突厥牧羊人,不比诗人悲哀。

    他想起了杜甫,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诗人,居然还在忧国忧民。

    泱泱大国,再生的李白,又该为谁心忧,为李家皇室,为大唐江山,还是为汉人百姓。

    之前的一生一世,为朝廷效力的想法还不够执着么?

    李白仔细想了想,在风中傻笑。其实,那个老去的李白也没那么伟大,他只是没有机会进入权力圈子罢了。假如进了权力圈子,他也许不会再花心思写诗,也可能全身心地扑在权力经营上,说不准还是个贪得无厌的县令。万一时来运转,战功赫赫,加上又是胡人血统,被举荐为节度使完全是合情合理的,那时候,保不定也拥兵自重伺机造反

    李白又想了想杜甫,他不也是怀才不遇么!所谓不遇,就是没被权贵选中,没被地方大员举荐,只好把情怀倾注在诗句里。诗意,诗意,没有失意,何来诗意!

    西北望去,那是玉门关,那是无边无际的自由自在。

    回望东南,长安灯火星星点点,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李家皇朝,还在奋力燃烧微弱的火焰。

    远离长安,不当诗人,做个游侠,浪迹天涯。

    李白正要使劲挥鞭甩胯下白马,那白马嘶鸣几声。

    “我居然听明白了它的叫声!让我别打了,它知道往哪里飞奔。”李白兴奋地俯身摸了摸白马的耳朵。

    骑马赶路,总是跑着跑着就把马累死,然后苦了骑马的人,能熬到驿站最好,熬不到只能听天由命了。

    李白能通飞禽走兽语言,自然就能与它们沟通,一路上走走停停,顺顺当当。

    更神的是,李白不怎么需要吃东西,也不用喝多少水。

    “这回是想死都难了吗?”李白问离奇的命运。

    忘了走过几个日出日落,李白终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