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入门(第2/3页)  风云中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么就只顾一己之私了?”

    萧爻却问道:“周大爷,您说国运将变,何以见得?”

    周园嘉内心忧愤,恨不能一吐为快。说道:“前者,倭寇肆犯边庭,烧杀抢掠。”

    萧万立忽然插嘴说道:“得啦,得啦。周老弟啊,咱们是市侩小民,不是官员。这里是小树林,不是朝堂之上。你就不要这么官腔官调的啦。自古文骚武豪,文人多骚气,武者多豪迈。咱们学武之人,本该粗豪旷达。咬文嚼字,非我辈所长,你就简单直白的说。”萧万立这么打岔,亦有他自己的想法。周园嘉既已答应要传授萧爻武功,周园嘉武艺高超,有目共睹。但如此拐弯抹角,咬文嚼字。未免显得文弱,萧万立生怕萧爻跟他学武不成,反而学得这些浮华花哨,贻误终身。

    周园嘉改口说道:“那我就说大直话。自本朝嘉靖以来,倭寇扰我边境,幸得戚将军创立鸳鸯阵,将来犯倭寇杀的杀,赶的赶,总算赶回他妈的老家去了。倭患稍息,北边有后金屡犯城池,对我大明江山虎视眈眈,时时有南下之意。而朝堂之上,魏阉把持朝纲,专权独断,欺君罔上,残害忠良。外患未除,内乱已起。国祚危殆,恐将有大乱。”

    燕赵尚武,江浙崇文,自古如此。萧爻极少参与议论朝政,但在江苏一带,文人议政,蔚然成风。萧爻虽然年轻,受其点染,也是一听就懂,点了点头。说道:“周大爷,照您这么说,可是危机四伏啊。有什么法子可想?”

    周园嘉道:“自古及今,若出明君圣主,世趋繁盛,人得安乐。而明君圣主之朝,则有善于劝谏的文臣,不怕战死的武将,内诛奸佞,外御蛮夷。汉武帝时,文有董仲舒,晁错。武有卫青霍去病。得到盛唐,值太宗朝,则有魏征直言劝谏,另有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成一时佳话。武有李靖,程咬金,尉迟敬德等。文治武功,可谓空前绝后。如此,方得保全社稷,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如今国势倾危,忠臣武将如凤毛麟角。若说法子,当此之际,唯有我等江湖草莽,身先士卒,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救社稷于水火。爻儿,我传你武功,可不是为了传艺而传艺。你该时时记得,学武之人,武为轻,义为重,而民族大义尤当郑重。可以无武,头颅也可以不要,但这民族大义,任何时代,都是第一等重要的。”

    萧爻见听听说得慷慨激昂,慨然说道:“我知道了,周大爷。您是身在江湖,心系国事。便是要学范公那样的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对吗?”

    周园嘉听他将自己比作范仲淹,几许意外,几许自豪。却说道:“范公忧国忧民,千秋高义,皓皓长存。我一个江湖莽汉,自己的事都弄得一塌糊涂,怎敢与先贤比肩?”

    萧万立见他又开始调弄文人的骚气。并不搭腔,站在一旁翻烤着狼肉。萧爻却饶有兴味。说道:“然则你们忧国忧民的心思却是相同的。”

    萧爻的这句话说得天真烂漫,周园嘉向他看了看,见他不像是谄媚讨好的故意做作。笑了一笑。说道:“爻儿,你领悟得快,将来必大有可为。”

    萧爻也是一笑。好奇心起,又问道:“周大爷,您刚才说,您把自己的事情弄得一塌糊涂,是什么事呢?是练武功的事吗?”

    周园嘉刚刚说的事,算是他生平的一件憾事。此事他隐藏了多年,他连自己会武功都能瞒得过人,这样一件极为隐秘的心事,他若不说,别人就永远不得知道。周园嘉道:“不是练武的事,但也是因武功而起。我因此对不起两个女人,是我生平第一惭愧的事,以后再慢慢告诉你。”

    萧万立这才发觉,周园嘉对自己隐瞒的事可真不少。本想出言责怪,但暗自转念一想,与其说是他隐瞒了自己,不如说是自己对他不够了解。他说过有一个极厉害的仇家,多半便是与那两个女子有关系。他教导萧爻,循循善诱。还能发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