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3.中伏(第1/3页)  他改变了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快,朱皇帝就见到了第一个打开城门的那名的军官。

    “你便是手刃三名逆贼,打开城门的壮士张辅明?”

    张辅明跪在地上,身体伏得更低了,低声道:“回陛下,罪臣不敢居功。”

    朱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叫张辅明的挺聪明,说话很有条理。

    “你可读过书?”

    “回陛下,罪臣小时不肯用功,只认得几个字。”

    “很好,念在你能老实交代罪行,又确系被裹挟,除却抢掠并无杀人等大罪,功过相抵,依旧可称有功。赏银百两,特赐入京师讲武堂。”

    “臣谢主隆恩!”

    好吧,张辅明其实不知道讲武堂是做什么的,不过他知道,皇帝赐下的,就是屎也得一脸高兴地吃下去。

    安抚了这个反正的低级军官几句后,朱皇帝就把打发下去了。

    叛军在做什么,底层的士兵们其实心里都清楚,一旦战事稍有不顺,这些被裹挟的士兵们就会立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朱皇帝从来不担心自己会打不过。

    一名勇卫营的低级军官,指着一个士兵说道“你出来。”

    随即,便把这士兵带到了一间营房。

    “把你们几个犯的事,都说清楚,不可欺瞒。你说的,都会记录在案。若是有对不上的,必要严惩!”

    “俺说,俺说,绝不敢欺瞒。俺就在城外一处大宅,抢了一件首饰。俺队里,王大想弄个小娘,那小娘她父阻拦,王大便一刀把人杀了”

    此时,针对城内投降叛军的甄别活动已经开始,各处军官正在让叛军士兵们互相揭发检举,主要是清查他们有无主动谋逆c杀人和等行为。

    这样的工作,会持续一段时间,确系有罪的,会先被关押起来。

    在审问叛军士兵的同时,朱皇帝很快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讨论对没有大罪士兵的处置。整个宣府,被裹挟的士兵不少,只要没犯下杀人等重罪的,都不会背上死罪,这个当然没什么好说的,要是一口气枪毙两万多人,那影响实在太不好。

    李起元说道:“陛下,此番俘获的,全系壮丁。宣府人口不多,经此大难,又损失了不少。若尽数遣散,恐怕短期内难以募到足够的兵员。以臣之见,若无大罪,可留在军中。”

    吴用先也很快说道:“臣附议。”

    几位文官也相继附议,再去募兵,总是很麻烦,官僚们从来不喜欢给自己找事,当然不愿意把这么多壮丁都遣散。

    沈有容看了看皇帝,没有说话,他其实也是赞同把这些叛军收编的,不过他一看皇帝的表情,就知道这位肯定不会同意。

    朱皇帝对此却是不敢苟同,立刻板着脸说道:“此等乱军,劫掠过百姓,便尝到了甜头,留在军中,必然败坏风气,日后也难以管束。即便是被裹挟,也足见没有什么忠义之心。定不能再留在军中。”

    几位大臣闻言,立刻就没敢再提把这些投降叛军收编的话,皇帝后面那半句话,完全是上纲上线到政治层面了,他们再说要收编,那不要成乱臣贼子了。

    “陛下圣明,如此便只能再行招募。”

    皇帝把态度摆明了,文官们也只好同意再去募兵。

    “陛下,若不留在军中,这般多的壮丁,可要全数遣散?”

    “朕只是赦免了他们的死罪,可没有说此等人无罪。罚他们出役三月,方可归家。”

    很快,朱皇帝就敲定了对投降叛军的处置。

    出城的两路叛军,一路是往北,逃往了张家口方向,一路则是往西,朝着大同的方向逃跑。

    追击北路逃兵的,乃是勇卫营骑兵团三团和骑步兵团四团两部,领兵的大将是游击将军杨国柱和胡从仪,他们一路追杀,陆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