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辅导班(第2/3页)  重返198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谓。关键是看疗效。啊不,关键是看成效。

    刘海滨其实并不想这样做。因为有一些重作冯妇的感觉。

    前世,他从大一开始就没有在家里拿过一分钱。所依靠的就是家教。

    想当初,他在学校里面也是有名的小富翁。家教是一小时五元钱每晚上两个小时十块钱。

    他一个月也能挣到三四百。要知道,那个时候一个大学生的平均的生活费用只有七八十块钱而已。这还得说是男生,女生也就三四十来块钱。

    而且作为师范生,每个月还有六十八块钱的生活补助。

    一般的女同学每个月都还可以省下二三十块。刘海滨当年同宿舍的哥们就靠着女朋友的救济熬过每个月的月底。

    而刘海滨一个月可以有三四百的收入,再加上六十八的生活补助,他就有五百不到。比他爸工资都高。

    可想而知,当时刘海滨在大学里面过得是多么有面儿。

    后来他和陶芳结婚的时候,因为陶芳是国企职工,每个月一千大几的工资,奖金一年还有几千。而刘海滨作为一名刚刚工作不久的教师,一个月只有四百八。陶芳很多同事都觉得陶芳肯定是疯了。不然怎么会找一个穷教员,臭老九。

    刘海滨还记得,结婚后第一个月,他拿回八百来块钱的补课费的时候,陶芳是多么的惊讶,这之后他又经历了多么严格的审查。

    刘海滨从来不会带自己的学生,他也不会带本校的学生。他觉得如果自己课上教不会,那么他课下也还是教不会。

    英语学习不是难事,只要认真坚持就好。这个学科不需要智力,只需要体力。

    海滨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如果国家允许,每次考试的最后一名会被执行死刑的话,而且一定要真的枪决一个,那么到学期末所有同学的英语都会是100分以上。

    但是数学,不好意思,如果数学也这样要求,不及格就枪毙,那么估计真的会死很多人。

    很多人都坚持说学习一门学科都需要兴趣。兴趣当然很重要。但是没有兴趣就一定学不会吗?

    不是的。刘海滨并不喜欢英语。但这并不妨碍刘海彬在高考时候也能考到130。

    他只是听话,老师让干啥就干啥。背课文,没问题,做题,也没问题。这只是个日积月累而已。

    所以他带学生的成绩还是不错。慕名而来的家长和学生也是纷至沓来。

    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熊孩子,让刘海滨烦不胜烦。

    他实在不愿意重操旧业,所以这辈子他想都没想过要搞英语培训。但是这确实是一条来钱的途径。

    这辈子,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学业上有过什么权威,所以他本来从来没有想过再做这种事情。

    但是,既然潘经理提出这件事情啦。那也只能是要磨刀霍霍向潘安了。

    但是一对一单太奢侈了,他现在又不缺钱。所以当然是一对多辅导班。

    他又不是只能辅导数学和英语。而且,只要他愿意,他一个班的同学都可以在寒假的时候参与进来。反正现在家长又没有什么告状的现象。

    所以这是典型的下雨天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说到去趟广州的问题。那也不年前的事儿。从正月初一到正月18。还有十几天的时间,给自己挣个万把块钱的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校舍的问题,这是问题吗?直接就在学校里就可以。

    这个年代会有家长告状吗?不会的。告状也没人搭理。

    会有学生抵触补课吗?当然会。答案是肯定的。有学生是受虐狂吗?有学生喜欢补课吗?不会有的。

    但是,有家长不喜欢补课吗?很少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