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人先生(第1/2页)  如是我闻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平常常梦见自己,带着一群孩子,在田地里捡树上掉下来的板栗。孩子们先生长,先生短的叫嚷声弥漫。又去河里抓鱼,水清澈的,鱼儿清澈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却抓不着模样。对应的河还是河,对应的那株板栗树还在。

    立春后,雷轰隆的作响,闪电一道道霹下。因为雷,入夜的时候停电。周平点燃蜡烛,生起一堆火,静静的坐着。这夜黑漆漆,蜡烛和火堆点燃不了,反而更浓郁了。平日里灯光驱赶了黑夜,让他无影无踪。现在,是它的天下。洗脚的时候,感到地面的颤抖。半夜里,轰隆的炸雷,持续着。是有什么东西倒下了,噼里啪啦的声响,就在耳边。那一道雷就要砸向自己,不免心惊肉跳的害怕,不知什么时候睡了过去。

    一颗三四人才抱的板栗树,拦腰截断。中间已经空了大半,还剩着一层皮。周平想起,还是很小的时候,拜做干爹。树下是有一个土堆,一座坟,平平常常,先生的坟。野草没有长起来,堆积了厚厚的一层枯叶。树倒向另一边,牵挂在上面。空洞洞的一切。

    树中生了鬼魅,老天爷看不顺眼。不吉利的一件事,拜祭了干爹。一切都是有鬼的,一切都有神的,敬畏罢了。就剩下的黄纸钱,烧在了旁边。昨夜未睡好的原因,倦意上头,寻一干燥处坐着,又躺下,就着暖阳,睡了下去。

    大人先生最初是叫大仁先生,一些好管闲事的人也忘了在这件事上留意。外来的汉人,逃难来到这里,据说中过举人,更多的也就没人知道。地方上说要办学堂,大仁先生便被推荐过去。写字,写信,念信的活技。最初,大人先生并不知道。直到一个学生解释,为什先生叫做大人先生,是因为先生的学问足够给大人作先生。大人先生知道后应起来就不太乐意,虽说听起来一个样,但是明知别人嘴里说的不是自己的大仁,那又是另一种滋味。

    种了些黄瓜,七七八八,收成总被调皮的学生给顺手掰去。被先生逮回去,也不说与家长听。在外被抓到祸事,也只说是先生家的。发洪水的时候,去被漫过的天地。拿着网兜,捕捞逃命的鱼儿。读书的,对先生不以为意。当自家的孩子进了学堂,出来后懂了规矩。对先生也就有了一份由衷的尊敬。到了年纪,自会懂事

    生活稍稳定下来,四处走,写下了地方的一片游历,着手编写了地方史。风水先生,算命瞎子结实了不少,黄昏在桥头闲聊。得知人是有前世今生的,下一世,却是不可知的。算命子解释着,人眼瞎了,心不瞎。因为看见了太多不能说的东西,所以便让他瞎了眼睛。这等胡话,说信不信,却印心底去了。

    大人先生跟着桥头的跌打先生,跟着桥下的算命瞎子,跟着船上的水手,跟着这样那样的生活,混了良久,沉浸其中。同时也开着自己的小学堂,另请了位先生。放牛的娃跑来,在窗外看稀奇,临走时不忘顺走菜园的一只黄瓜。

    轮到自己的时候,说说外面的世界是何种样子。把自己的见闻吹嘘一番,或是套上我家谁谁。

    端午时节,造了一条大船,下水的日子,密密麻麻的人群,就着鞭炮把船推下河。

    约摸着两年,大仁先生就此地的文化,风水,故事做了归纳。取名某某人游记某某地事。当时的人儿一片叫好,先生的地位提高了不少,以至于别人叫他大人先生的时候,这先生的分量便与之前的不一样。这一份荣誉,持续了几年。直到战乱,终究是波及到这里了,然而战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书都丢掉了,一切都成了身外之物,如果可以,把身体也要归于这外物。到了一代人老死去,下代人于上一代一无所知。长篇幅记录的,不大不小的军官,名头响亮的山匪,一样也没人记得。时代应是这样过去,不重写。丢了,这是命运使然。

    战乱后大人先生依旧待在此地,只是没了那开阔土地的,感情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