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语言艺术(第1/2页)  清时谜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刚走出庙门没几步,我忽然停下了脚步。又回头看了看娘娘庙,自嘲地想道:也不知道,那老道是语言艺术玩的好,还是真有些能掐会算的本事。居然被其说的,让我在心里产生了几分疑惑。

    什么出身富贵,什么执掌天下,相信只要不是个瞎子,都能从我华丽的衣着上,判断和编造出来。但后面,给所谓“四大娘”解签时说的话,却让我有些深思了。

    我的四大娘,指的自然就是慈禧大娘了,四大爷也就是咸丰皇帝。而那可怜的表哥,当然就是同治皇帝了。

    老道士说,慈禧此时正深陷困境。难道,是指慈禧这时所面临的“中法战争”一事?

    又说,困境已经形成了深渊,早已无法自拔。也确实,慈禧面临了一场又一场的中外战争,签了一份又一份的不平等条约。

    还说,那助其脱困的方法,在遥远的西方,而且难以实施。莫不是,并非指的是西方的如来佛祖,而是西方的工业革命?

    倘若如此推想,到是有几分可能。因为后面还说,是地狱的魔鬼,将慈禧拖向了深渊。要知道,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可是很少出现“魔鬼”这个词的。多是用“阎王”“小鬼”“妖怪”之类,让人遇难的。地狱的魔鬼,更像是西方基督教中的描述。莫非,地狱的恶魔,说的是西方的入侵者?

    还有,中国的玉皇大帝、西方的如来佛祖都救不了她。老道士实则是在暗指,西方的上帝才能搭救于她?

    更加巧合的是,老道士描述慈禧结果的那一番话。慈禧确实,是因为心中贪恋权利,不思“变法”进取,继续愚昧的统治着清廷。从而使得中国依旧落后,导致西方列强入侵,战争一仗接着一仗,一败接着一败,致使后世人唾骂其误国误民。甚至她死后,还被军阀孙殿英扒了坟、掘了墓、抛了尸,当真是万劫不复的。

    尤其是,她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促进了起义革命,推翻了清廷统治,才连累了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甚至可以说是,连累了整个满族,让满姓都改了汉姓。

    我哭笑地摇了摇头,暗叹声:老道士的语言艺术,玩得还挺溜。居然让我联想到了如此之多,拉慈禧入地狱的西方列强,成了他口中“魔鬼”。或可拯救慈禧的西方工业革命,竟成了怕是他都不知道“上帝”。

    我笑着自嘲道:此番作为,不过是心疼那十两银子。借着老道的嘴,逞逞口舌之快罢了。缓解了压抑的心情,何须再理会于他?

    随即,我又回头,看了眼不远处的娘娘庙。竟然发现,娘娘庙竟散发出了阵阵紫光。我闭了闭眼睛,晃了晃脑袋,再睁眼时,哪还找得到紫光的存在?

    我遮了遮耀眼的阳光,对静候在一旁的宝来等人,道:“我看这天还早,咱们不必急着回府,就去街上逛逛吧。”

    七喜闻言,立马高兴道:“那感情好,贝勒爷您说,您想去哪儿逛逛?在这京师城,七喜对哪儿都门清。要不,咱还回刚刚路过的美食街?我保证,带贝勒爷您吃个爽快。”

    秋红一撇七喜,争着道:“哼,贝勒爷才不会像你似得,是个吃货呢。瞧瞧这才什么时辰?哪是吃饭的点儿?”

    随即,秋红笑着推荐道:“贝勒爷,要不咱去卖胭脂水粉的那条街逛逛?那条街上的胭脂水粉,样式最多,还有好些好看的饰品呢。您出门前,不是说要给大福晋买礼物么?那里最是合适。”

    宝来这会儿也插嘴道:“贝勒爷,我看您身子刚好,您要是有兴致,不如就在这儿附近逛逛。咱也好早些回去,省得影响了您休息。”

    听到这话,七喜和秋红也不再争了,转而静静的看着我,待我拿主意。我顿了顿,说:“听说,京城有不少些的洋行,里面买着不少稀奇的东西,咱们去那看看吧。”

    七喜一脸为难道:“贝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