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接头据点(第2/3页)  清时谜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低声道:“我若是没有猜错,这布坊后堂的生意,应该就是帮着宫里的人,倒卖宫中之物。”

    再次压低声音,刘捕头道:“太监们身上少的,就是藏于他们身上的物品。甚至可以推断,何管事私宅中的古玩,极有可能就是来自于宫中。”

    刘捕头凑近了我些,将声音压得更低道:“这些还并非重点,昨日,有一太监的出现,极为蹊跷。”

    “其他太监进出布坊,皆是由伙计带领。而昨日这位太监,明显比其他人趾高气昂,而且,此人却是由何管事亲自出门迎接的。”刘捕头又道。

    刘捕头继续低声道:“事出反常,必有可疑。我便冒险靠近后堂,想偷听他们说了些什么。奈何,他们此番交谈,却是在院子里。”

    “一时间,我无法靠得太近。只是隐隐约约听见,他们的交谈中,有大侧福晋,老佛爷。我想,事关老佛爷,便绝非是小事。这才如此谨慎,约贝勒爷前来。”刘捕头如是道。

    听到“老佛爷”三个字,我停下了去抓糕点的手,望着刘捕头,问道:“老佛爷?你确定没有听错?”

    刘捕头肯定地点了下头,道:“确定,他们不止一次提到老佛爷。而且,说起老佛爷的时候,也是极为恭敬的。”

    我点了点头,皱着眉,深思道:或许,刘捕头偷听到的,远不止这些。他如此小心谨慎,必定从何管事二人的交谈中,知晓了些秘事。这些密事关系到醇王府,甚至直接关系到了我。

    刘捕头不与我直接说明,何管事二人的交谈内容。是因为他明白,有些事情他这个“外人”不易多知晓。

    刘捕头更明白,聪明的我,无需知道他二人交谈的具体内容,只要让我知道何管事有害我之意就够了。

    从刘捕头再三确认,何管事二人口中,确实说的是“老佛爷”三个字,又是恭敬有加。便可以判断出,他们口中提到的“老佛爷”,就是宫中的那位。

    何管事向来是以大侧福晋为马首是瞻,又对这位太监如此恭敬,再加上我所听到的一些传言。不难推断出,这位高傲的太监,便是慈禧身边的心腹太监。而这间名为“蝶衣”的布坊,就是大侧福晋向慈禧通风报信的据点。

    这两日,大侧福晋被阿玛醇亲王关了禁闭。她的贴身丫鬟兰儿,又被我惩处,正在闭门刷马桶。也就只能由何管事,代其向慈禧派来的心腹“汇报工作”了。

    这是一条重要的信息,也是一条可以利用的情报。或许我可以利用这个据点,做些什么。

    我转了转眼珠,沉吟了片刻。抬头望着面前的刘捕头,摸了摸眉毛,低声道:“哼,这两个狗奴才,胆敢在背后妄议老佛爷,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刘捕头可敢替朝廷除去此害?”

    刘捕头闻言,问道:“贝勒爷,您的意思可否是….”随即,刘捕头用手,在脖颈处划了一下。

    我盯着刘捕头,缓缓地点头道:“当,杀。”

    “杀”字刚从我的口中蹦出,刘捕头便低下了头,陷入沉思。

    我捏起一块糕点,缓缓地放入口中,细细地咀嚼着,并没有打扰刘捕头的沉思。我知道,行此事,需要给刘捕头些时间,让其好好衡量其中的厉害。

    这也是我给刘捕头的一个考验,他曾拍着胸脯说,要效忠于我。要知道,嘴上的忠心,可是不牢靠。只有遇到了真事、实事,才能考验出一个人的忠心与否。

    不论昨日刘捕头在布坊,偷听到了何管事二人的多少谈话内容。都不妨碍他可轻易判断出,那位傲慢的太监,正是慈禧身边的人。

    倘若杀了此人,无异于是得罪慈禧。若刘捕头真的敢杀那太监,说明他对本贝勒的忠心,将是无人能撼动的。若是刘捕头此时犹豫不决,我就不得不重新考虑,当杀之人是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