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57 图穷匕见的最后对决(下)(第1/3页)  大明之熊孩子正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弘治皇帝隆登大宝十余年,怎还能不知乘胜追击的道理,转头看向刘健:“刘阁老觉得此法如何?”

    心事匆匆的刘健却为听清弘治皇帝问话,还是身后的礼部尚书徐琼的小声耳语下才得知。

    然皇庄改革并非刘健本意,无奈的轻叹一声道:“改革之事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应从长计议,做到万无一失方可行之。”

    弘治皇帝听闻便不再理睬刘健,转头问向李东阳道:“李阁老又觉得此法如何?”

    李东阳出列道:“陛下此九策确乃治理皇庄之办法,然皇庄改革未有先例可寻,不应一蹴而就,应徐徐图之。可选一处皇庄先行此法,如若可行便效法天下皇庄。然清核皇庄却可先行之,皇庄佃役苦于管庄宦官、管庄校尉欺压久已。”

    弘治皇帝闻听,终于露出了今日上朝的第一个微笑,环视殿下众臣问道:“李阁老所言真乃老成谋国之言,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此时堂下诸公哪里还不明白弘治皇帝之意,齐言道:“李阁老所言大善。”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转向张彩道:“擢升吏部主事张彩为吏部文选司郎中兼右佥都御史。与司礼监、大理寺卿联合清核皇庄并主持皇庄改治一事,尽快拟定条陈奏与朕。”

    听闻,张彩早已经是眼眶湿润。回想九年备受排挤,今日终于可以施展心中所学,心中怎能不激动,下跪重重叩头道:“谢陛下隆恩,臣尽当全力,不负陛下所望。”

    张彩起身之际,后面早已传来无数嫉妒的目光。

    弘治皇帝让张彩做这个礼部文选司郎中并非无的放矢。今日之事已经让弘治皇帝感到朝堂危机。张氏兄弟倒台牵连官员无数,清流词臣借机上位做大。否则朝堂怎会有如此之多的反对之声。张彩今日已经将清流词臣得罪的一干二净,加之九年备受排挤势必会忠于自己,只要张彩在礼部文选司郎中的位置,就代表人事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官集团闻听弘治皇帝的封赏,如同一股愁云笼罩头上。旁边的勋戚武官却学起文官平日的做派,眼观鼻鼻观心静静欣赏这场让文官集团唾面自干的大戏。

    今日文官已经一败涂地,然不班回一成,今天的朔望大朝就是天下文人的笑话。

    谢迁整理思绪出列奏道:“启奏陛下,皇庄改治在即,此乃非常时期不应在增皇庄。陛下赐太子殿下皇庄之事是否暂缓,等待改治成功再赐亦不迟也。”

    弘治皇帝微微皱眉,本以为借助皇庄改治之事将此事接过,没想到谢迁如此不识时务旧事再提,虽心中有愠色,但语气却云淡风轻地道:“朕已经派人去了,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何况新设皇庄正好已新法行之,双管齐下已证新法岂不美哉。”

    然当视线扫过殿下之时,却为见众臣有一丝失望之色。让弘治皇帝很是费解,闹出如此阵势不就为了阻止朕赐皇庄于太子吗!按照常理不应该是如此之表现。

    就在弘治皇帝正在狐疑之际,右都御史史琳出列奏道:“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名下有作坊一座半年获利二十万两白银,又有盘山镇皇庄一座每年获益亦有二十万两白银。太子爱财于大明历代太子之中,唯我朝太子独有。爱财有违圣贤之道。天子因爱财而使国衰者不胜凡举,灵帝之祸、德宗之乱足可鉴也。应劝谏太子殿下习圣贤归正途。然太子殿下如今身有巨资,再赐皇庄,无益于圣贤之道重归正途,请陛下三思”

    然而还未等弘治皇帝有所反应,礼部尚书徐琼走出班列继续奏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身有巨资,然年幼不懂用财之道。常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黄白之物最易生奢靡之心,奢则不孙,俭则固,奢靡非贤君之道也。还请陛下三思。”

    弘治皇帝心中已经明了,此时才是文官图穷匕见之时。今日闹出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