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之后,宋白就苦不堪言。
他没料到,小世子会这么精明,居然会用糖衣炮弹,来拐他的娴娴。
甚至一旦他得了什么好东西,他都要派人送给娴娴。
娴娴要是不收,他就加倍送,弄得他都想看到他就扑上去,给他一顿好揍。
可宋娴不管小世子送她什么好东西,她都坚决不收。
她才不会被这样的举动给俘获。
她祖母常说:“男女七岁就不同席。”
那小世子都八岁了,就更不能和他来往密切。
何况古人订婚早,她不想因为自己收了小世子的礼,传出什么不好的谣言来。
这该疏远的就要疏远。
安王妃也不能纵容小世子这么胡闹,让他一直为难宋娴,便明令禁止他这样的行为。
若实在不行就把小世子送到宗学去,她是真的受不了和小世子相隔那么远,却见不到他,看不到他。
好歹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骨肉,长时间把他放在外面,着实不妥。
万一有人要害他,她又没在他身边,那如何是好?
因此,当宋白得知小世子要被安王妃接回京城的时候,差点高兴地跳起来。
“娴娴,今儿爹爹教你念《三字经》,怎么样?”宋白闲暇之余,就抱着宋娴坐在藤摇椅上。
对于这个幺女,宋白算是宠溺到了骨子里。
甚至到了她想要什么,给什么的地步。
宋娴因前几日揭了爹爹的短,颇有一些不好意思,便事事听从道:“随爹爹安排,娴娴一定乖乖的。”
说完,她就接过宋白手中的《三字经》认真看了起来。
宋白只暗道娴娴是个乖觉的孩子,生性敏锐,然而他并没有生娴娴的气,他就是感叹,作为一个成年男子,居然在一个孩子面前,藏不住任何事情。
他也不会暗自可惜娴娴是一个女孩,或者望女成凤,这个家有他和平儿就够了。
娴娴只要每天过得开心和无忧无虑就行,并且他对娴娴从未有任何要求。
只是他一想到平儿,便突然记起娴娴那天对他提起过一件事。
正好趁娴娴在这儿,可以向她仔细询问一下。
“娴娴,你是不是跟爹爹说过,想要你哥哥跟着张成学几招能傍身的武艺。”宋白其实觉得宋娴这个建议很好,从前,宋老太爷要教他习武,他死活不肯。
毕竟他每日为了背书,念字,已经花去太多时间,再多一个习武的话,那他还忙得过来吗?
可是等他亲自下场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他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他活该,一从考场出来,他都虚脱得走不动道,还是宋老夫人英明,专门为他雇了一顶轿子。
何况宋平明年就要下场,这身体不好好锻炼,可是很容易就吃亏。
他也不希望宋平考到一半就晕倒。
要知道这考取功名,除了自身积累够硬以外,运气也占几成。
有些考官爱出什么题目,或者侧重什么,真的太重要了,一旦错失,很可能就会后悔一辈子。
况且平儿天资不错,虽没有过目不忘之技能,但也是默看默读几遍,就能把整本书都背下来。
不像他,要挑灯夜读数遍,才有成果。
宋娴一听爹爹问起这事儿,立即肯定地点点头:“是啊!爹爹,我想让哥哥跟着张老伯习武,说不定哥哥就能长得更高,更快。不过习武这件事儿,爹爹你还是要去问问哥哥的意见,他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就罢了。”
宋娴也不想哥哥被逼着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