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强横上(第1/2页)  汉匈西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晨,远近无山一马平川的楼兰城邑外,赵安国御马缓行,目光沉着犹自思考c推演着。

    他面前,是仿佛笼在青烟伞盖下楼兰城。

    虽在春夏之际的清晨,整个城邑内外透着一股迟暮之气,赵安国看不到多少绿色。不论是中间区域的城墙,还是城墙外围的庄园c缺少规划的居住区,都缺少足够的树木装饰。

    水源日益枯竭,已是楼兰国正在面对的问题。并非单一农耕的楼兰人,目前依靠畜牧生产,还能养活他们的人口。

    他后面,张骞c赵宽并马而行俱是肃容不带点滴笑意,赵宽重申说道:“今日入楼兰城,与马库斯建立盟约,此事若不能成,明日我等就弃楼兰,前往若羌走山南道。不论盟约能否建立,还需请张公分派人手,查清楼兰国中势态,以便于今夜或明日决断,也利于今后。”

    “赵卿安心,探查楼兰国力c内情本就是我等份内之责。”

    张骞目光凝着,平日行事果决c坚毅的他,似乎此刻还是有一些惊疑不定:“难道盟约立定,今夜就行诛杀大事?”

    赵宽也不同于往日的踌躇,口吻坚决:“攻敌于未备之际,兵法上策也。”

    “张公,我等白日查楼兰局势,一旦安国与马库斯定下盟约,我等顷刻间就能获知楼兰上下c周边更为详细的消息。如此,最少能省我等三月时间。而入夜助安国一臂之力,行袭杀之事,折损自不会多,当在微末之间尔。”

    闻言,张骞微微颔首,回以歉意笑容:“非是我不信赵卿与令郎,实乃我不精兵法,更未行此类壮事。这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也请赵卿安心,扶助令郎立足西域,已是我等既定之策,利益朝廷深远,非千金所能比。此事,我等自会奋勇争先,力求完功不留瑕疵。”

    楼兰城,勉强能算是四四方方,整体更像一个外圆内方的铜钱。中间四四方方的是楼兰城,外面的则是毫无规划,依附楼兰城而建立的贵族庄园,以及平民贫民区。

    楼兰正门前,赵安国骑马缓缓靠近,他不下马,古西提c张骞等十二个骑马的头目也不下马,后面还跟着骆驼c驴子c武装仆僮c奴隶,这令只有二十来人的城门守军紧张不已。

    赵安国驻马,抬头打量高不过三丈余的城门,不由不屑撇嘴。城门上只有一层门楼,上下拢共只有三丈多高,更别说是更低的城墙。他左右扭头,见土筑的城墙也就两丈余,脸上鄙夷神色更是明显。

    虽然楼兰城强外的确有一道引入活水的护城河,可护城河更像是排泄生活垃圾的人工河渠,宽不过丈余,流速缓慢。

    这样的护城河,填埋起来不需要多少成本,对城防来说,这道护城河仅有的意义就是做个摆设c点缀,给干枯的土筑城墙增添一点湿润气息。

    不过这也是他见的第一座有护城河的城,昭武城没有,浑邪王庭也没有,就连右部王庭也没有。第一是建城时没有考虑防御方面的问题,月氏是在极盛状态时被匈奴袭击突然败亡的,后来的匈奴又是不断对外扩张,根本不需要考虑城邑的防御性能。

    至于生活垃圾,游牧生活为主的匈奴c月氏,无法支撑大量脱产人口,所以大部分人口都在外游牧。城市对绝大多数匈奴人来说,就是一个集会c贸易的地方。

    所以,始终无法在城邑里囤积大量脱产人口的匈奴,不需要考虑护城河,乃至是高大坚固城墙带来的防御优势;也无须太过考虑护城河的排污能力,他们可怜的人口还不需要专门修建城市河渠来排污的地步。

    在他打量楼兰城寒酸正门的时候,古西提打马上前一跃而下,对迎上来的一名中年武士屈身行礼,对武士身边的一名穿着棕色鱼鳞皮甲的军官开口,带着某种骄傲扬着鼻孔:“我主人的伯父是仆僮都尉府里的计税吏,他与楼兰王室有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