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第2/2页)  宋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天书仪卫副使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王钦若,不日就将转入京东东路。虽然,先行官的车马,就算到了莱州,也会由权知莱州州军事的知府衙门接待,不会有他,这个小小的县衙什么事。

    只是,如今在任上的这位莱州知州大人,出身寒门。所幸,当时身为宰相的寇准,选拔人才素不讲门第之见,喜欢选用出身贫寒而有真才之人,因而,他才在寇准的慧眼相识中,仕途顺遂。也是自此,这位自命清高的知州大人,便对寇准以恩师相待。

    只可惜,寇准如今自己也活得并不如意,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二月,寇准被免去相职,贬至陕州去做了知州。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但凡,只要知道点朝中事物的人,都明白,王钦若与寇准素有嫌隙——

    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北方契丹军大举南侵,深入宋境以北的澶州,朝中君臣上下惊惶失措之际,为避契丹锋芒,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大臣陈尧叟主张迁都cd。当时,情况危急,也只有宰相寇准一力阻拦,即时反对,沉声道:“当今将臣协和,若官家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若是听信宵小之言,一旦向南迁都,所在势必人心崩溃,契丹将乘势深入。如此,则天下不可保矣。”

    当时寇准坚决主张抗战,不仅不主张迁都,还主张真宗亲征。在寇准的督促下,宋真宗让雍王留守京师,自己起驾北上。在这一事件上,寇准始终反对议和,主张乘势出兵c收复失地。但,最终,由于真宗倾心于议和,致使妥协派气焰嚣张。他们不但攻击寇准拥兵自重,甚至还说他图谋不轨。

    寇准无奈,在这班人的毁谤下,被迫放弃了主战的主张。于是,在妥协派的策划下,于同年十二月,宋辽双方订立了和约,史称“澶渊之盟”。

    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准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真宗对寇准自是十分敬重,但这却也引起了妥协派官僚的嫉恨,也由此招来了不测之祸。而,王钦若——这个曾被寇准斥之为“罪可斩首”的妥协派首领,对寇凖更是恨之入骨——

    而,与这王钦若政见不合的,也不单单只有寇准一个。拿近了说,比如,在这莱州城内,前些日子闹出了不少幺蛾子的——呼延家。

    当初,那张府的老夫人,在外孙一出事的当口,不去找这莱州知州,也不是去找那,主管莱州刑狱的提刑司衙门。而,偏偏来找他——

    “是,让他不要多事吗?”忙碌了一天的冯怡,略略敞开衣襟,只手摇扇,惬意地半躺在临窗的竹床上,望着内院树荫下的那抹阴暗处,微微出神。

    片刻后,只见,那一抹还沾着些许茶汁的薄唇,微微向上扬起——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