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香消玉殒(二更)(第1/3页)  山有木兮,木有佳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墙套着红墙,上面攀着花枝;院子套着院子,里头种着垂柳。

    京城的夏天很晚,春天很长。到了五月,淡淡的花色映在每一面红墙,每一间屋子的外侧。看上去格外富有生机。

    可是奈何,这么大的府院里面,除了老太太一人喜好花草,墙头墙尾,院里院外都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儿之外,其余的院子里面,零零星星的几盆,却也不过是当年大将军院里的唐氏临走的时候,将自己房里面种的那些舍不下的东西逐个院子的分了。才会让他们看到此刻眼前的生机。

    屋子里面,香烟袅袅。那是刚刚在佛前上过了香后遗留下来的气味。老太太每天早上沐浴打点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跪坐在佛前整整一个时辰,不间断的诵经。府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老祖宗吃斋念佛的习惯,所以每日早晨的辰时前半段里,都不会有任何的人赶来打扰。

    今天的日子特殊,在老祖宗看来,这是一个万分要紧的日子。经过了一夜的辗转反侧,这天,她在佛像面前祈祷的时间比往常多了整整一倍。再起身时,已经是口干舌燥。

    “母亲这般辛苦,儿媳此番打扰,真是不孝。”

    二房夫人侯氏,今日正穿得一身墨绿色的衣服,头上的装饰简单典雅,略施粉黛却又恰恰神衬托出来她的端庄。她的举止向来大方而又得体,这些年里主持了后院的家务,又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深得老祖宗的喜欢。

    说起来,同样是侯家的子孙,这浑身上下尽显富态的侯氏,倒还应该称这老祖宗一声姑妈。

    “今天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日子你又不是不清楚。我此番诵经的时间长了一些,倒是劳烦你在外头等了许久。”

    粗糙而又沙哑的声音传来,老祖宗小心翼翼地坐在了正榻之上,眯起了眼睛,轻咳了一声。

    “是啊。”闻言,侯氏也紧跟着长舒了口气,“江氏的身子一向不好,两年前月儿出生的时候,她就险些难产,当时府里面的大夫就曾说,她这一辈子,怕是都不能再有孩子了。”

    “说来那孩子也是坚强,明明才只有两成的概率,却也要拼死拼活地将那个孩子生下。”

    两成的概率?侯氏一边轻抿着杯中上好的茶,一边暗藏着笑意,摇了摇头。

    “对了,佳瑶,你知不知道,按日头来算,云天和碧心他们一家回来的日子,不过就是这两日了。”想到此处,老祖宗侯氏发自内心地长舒了口气,“都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细算算,能有十五年了吧。”

    “的的确确是有十五年了。”

    侯氏轻叹了口气,道:“这日子过的真快,眼看着当初他们走的时候种下的银杏还只是一颗树苗,现在竟然已经高出了门框。”

    “多说是好事多磨,但是好在,该盼的日子,我们终究是盼来了啊。”

    老祖宗的言语发自肺腑。纵然卓云天的生母早就已经过世,可是毕竟,他也是卓公府里最为出人投地的子孙,又是她亲自抚养长大的孩子,也是这个卓公府里名正言顺的嫡子。当时说了离开,仿佛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又仿佛是永别

    “唉,说来等了这么多年,我送走了我这一生的挚爱,也是活生生地从黑发等到了白发,真没想到,老天开眼啊,竟然让我等到了这一纸诏书。”

    “母亲您不必心急,今日他们不能回来,到了明日也是一定会回来的。等到时候,我们还可以抱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外孙一起去迎接他们远道而来的一家,多大的好事?怎么儿媳瞧着母亲的眼眶,竟然有些红了?”

    侯夫人的话中有话,作为一个在后宅之中长大,更是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的老祖宗,她表面上看着与一般无二,实际上心中又何尝不是一清二楚。

    纵然国公府前几日里刚刚发生了大事,纵然她从一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