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八章 蒙山好茶(第1/2页)  茶园贵女:美相千里求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楚若男不是一个喜欢等的人。

    等的感觉让人很焦心。

    “你去找花?”余水生惊讶于这丫头做事总是想起一出是一出:“你上哪儿找去?”

    “有花的地方。”楚若男随身带了几斤茶,掐指一算正该是桅子花开时节,她得找花去,而不是坐在那儿空把花期都错过。

    “这孩子,不务正业。”对楚若男说风就是风的性格余水生也是见怪不惊了。

    从小到大,她折腾的事不少,真正坚持下来的好像也只有茶楼茶叶了吧。

    有钱有闲,楚若男穿过来十三载,这才觉得日子真正是过了起来。

    借着找花的名头,她开始了旅游。

    一辆马车走天下,还得仗着胆子大。

    当然,楚若男从来就不是胆小的人。

    更何况,她还很聪明,自然是天不怕地不怕了。

    蜀地某一个小镇,这是店小二告诉自己药材木丹花出产地。

    整个镇上都散发着浓浓的花香味。

    久闻的桅子花啊。

    洁白的花一朵朵,楚若男兴奋异常。

    她迅速租住了一农户的小院,借用柴火土灶开始制花茶。

    楚若男记得余水生给她的建议:花多则太香,花少则欠香,凡事掌握一个度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怕自己一激动将事情搞砸,楚若男还是少量少量的试制。

    一层茶叶一层花,楚若男已经能熟悉的操作了。

    第一次试制还是略感遗憾:太香了。

    所以,这个度还真不好把握。

    反正有花,楚若男也不担心,不行又再制就是了。

    如此三番五次下来,技术熟悉了,茶叶也制成了。

    楚若男知道这儿也有茶,可是,她试过所有的茶水感觉味道都不太对。

    想着这儿的山不太高,楚若男也只好遗憾的放弃了就在当地建作坊的打算。

    如果不能将茶作坊建在这儿,就只有搬花回去种。

    蜀地离回龙场有六百多里路,楚若男一直纠结要怎么办。

    记忆中蜀地也出产茶的。

    只是自己没找到好茶的出产地。

    在这个信息封闭的时代她还得用脚去丈量产茶的地方。

    在一个茶农的指点下,楚若男又经过了几天的努力找到了青衣县。

    “咱们这儿有一坐上叫蒙山,”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山顶上的茶那可绝对是好茶。”听楚若男打听茶叶,老农指着山上道:“那些茶只有大户人家才买得起。”

    这话楚若男熟悉。

    也就是说,她来到现在的蒙顶山了。

    记得品茶时制炒大制就告诉过她蒙茶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最出名的茶就是蒙顶甘露,它茶形状纤细,身披银毫,叶嫩芽壮;色泽嫩绿油润;汤色黄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沏二遍时,越发鲜醇,使人尺颊留香。

    楚若男后悔没有拜师学艺。

    若不然,就凭这道蒙顶茶她也能挤进皇城了。

    正应了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技多不压身。

    越想楚若男越觉得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事。

    她要将现代的东西搬运到古代来,她要在茶业领域独领风骚。

    “姑娘你来得不是时候,蒙山茶最好的是清明节时。”茶农遗憾的告诉楚若男:“现在已是秋天了,秋茶可没有明前茶好。”

    “老伯,蒙山上一共有多少茶树?”楚若男既然想到了就决定干。

    “蒙山位于这座山脉之中,地跨两县,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蜀地,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