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组十卫禁军,唐僖宗归朝(第1/2页)  鬼谷谋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建在田令孜召开的小会议上露脸一把,内心得意洋洋。

    “这次回朝,为了拱卫京师,我认为需要组建一只十万人的禁军。下分十卫,左右龙武c左右羽林c左右神武c左右神威,左右神策。每一卫下属一万人,由大将军统领,下置左右将军,左右都护军”

    王建出身军旅,父亲曾是禁军统领,因而对军队编制和体制十分清楚。

    “现在的禁军有四万人,多数是原来京师的神策军,加之在剑南道吸纳进来的戍军。”

    王建继续在众人面前说着,故意卖弄自己的见识,心说:“现在的朝廷中,也就只有我对现在禁军有着清楚的认识,也只有我自己能担当这个禁军上将军。”

    “王将军说的很详细,禁军的组建和训练成果直接关乎我大唐的未来,现在各藩镇都比京师人马多,这尾大不掉的情况要先从军队方面改善。”

    田令孜在经过这次黄巢叛乱后,一心要改革现在藩镇尾大不掉的情况。在表扬了自己干儿子的才能后,又提出禁军组建的目的,俨然把自己当做改革家,要在朝廷内外实现大改造。

    “只有加强禁军的建设,组建一只强大的禁军,这样藩镇就不会不尊朝廷的号令,也不敢做出欺君之事。在座的各位,回到长安后,我希望大家能尽力配合王将军,早日完成陛下的重托。”

    田令孜每次把决定都归为唐僖宗的决定,让人认为是其代传唐僖宗的话语。

    “李大人,你说这叫什么事,这是朝议嘛?他田令孜就敢说这是陛下的安排,这擅权的阉人,这是要葬送大唐百年基业。”

    兵部左侍郎姜飞对右仆射加平章事的李蔚抱怨,好好的朝堂被宦官田令孜把控,让他们这群正三品以上的大员听一个阉人摆布,读书人的气节和骄傲都丢光了,觉得脸面无光。

    挂平章事的李蔚宰相,面对自己这位老友的抱怨,也是实属无奈。

    朝廷里五个平章事,留在长安监造修葺城池肖然,年老体衰做中间派的王铎,投靠阉党的崔沆,能力平平的郑从谠。

    面对阉党,李蔚也是有心无力,唐僖宗宠信宦官田令孜,又让其义子王建掌管禁军,朝廷里再也难有人撼动田令孜的地位。

    “仲山,你也是知命的岁数了,怎么还沉不住气。”

    李蔚开口安慰着姜飞,希望其能静心,也希望他别在自己耳朵边吵吵,让自己安静一会。

    兵部左侍郎姜飞,字仲山,年愈半百,两鬓已经开始斑白。是兵部的二号人物,仅次于投靠阉党的兵部尚书加平章事的崔沆。

    “我也知命之年了,可是满腔的报国之忱就是没办法抒泄。内有阉党把控朝政,霍乱朝廷,外有藩镇坐大,尾大不掉。呜呼哀哉!哀哉!”

    说完,姜飞头也不回的离开李蔚的临时办公场所,自顾自意的走了。

    “哎,时不我待,岁不我捱,也许就这样了吧”

    光启元年三月,唐僖宗的銮架终于回朝。

    阔别四年之久的长安就在眼前,唐僖宗坐在銮架里。看到眼前巍峨壮阔的长安城,这座千年古城,繁华帝都,大唐重镇,眼泪错落溢出。

    唐僖宗从出生都一直生活在长安城,到登基一次都没有出过长安,这次西逃是他第一次离开长安。西逃路上的胆颤和心酸,府的日思夜寐,让他瞬间觉得自己老了。

    唐僖宗擦掉眼泪下定决心:“从今往后,朕再也不会离开长安,就是死也不会离开!”

    “恭迎陛下回朝~”

    明德门外钟鼓齐鸣,旌旗遍布,红灯高挂,身着黄金甲的武士持械树立两边,内侧百官分站两边,后站挑灯侍女和宦官百人,外侧无数民众“翘首以盼”,熙熙攘攘一片,肖然站在路中间看着皇帝的銮架归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