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创作体会】6(第1/4页)  我们娜可爱的中学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

    昨天有朋友问,你写的娜,是否真实存在。我想了想说,存在百分之三十吧,还有百分之七十,是根据情节安排出来。然而在写作的时候,是一种很投入的心情,我自己都不知道,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哪些是被安排出来的,当回头过来看这些写出来的东西的时候,都还心存疑问,这些事情是否就真实发生过……是否真实的存在过……稍微晚点的时候,在公众号里看到一篇网文,开篇这样写:“这个五一,朋友圈被刘若英的处女作电影——《后来的我们》刷屏了。它并非杰作,却是情怀。而情怀总是能让我们的头脑被情感冲昏,忽略电影本身。有多少女生在影院泣不成声,又有多少男生神色不安面带戚容,他们或许是想起了自己年少青葱的故事。幸福的爱情大多有着相似的模样,而不幸的爱情最终成了故事。关于“后来”的爱情故事,十之八九以遗憾告终。那么,后来,你们在一起了吗?”,对于这篇网文,我确实是没有心情往下看,因为下面都是一些不值一看的内容,也只不过是“微信读书”公众号,蹭电影的热度来推销微信读书平台的小说而已,与电影没有一点关联。

    然而开篇里的一句话,却让我第一反映想到的是列夫托尔斯泰,他写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开篇也有这么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一部高中时期看过的小说,那时对苏联或者俄罗斯作家特别有好感,看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在看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后,也激起了我写作的欲望,并且也付出了实际行动,动笔写了高中时期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青春》,写了开头几个章节之后就不了了之了,毕竟那时高考才是正业,写小说也不过只是我看过几部小说以后冲动行为下的结果。

    事实证明,我对高考这种正业确实不是很在行,无论如何强迫自己喜欢,最终也都是适得其反,高考也是一败涂地、一塌糊涂。现在都能回想起那时写小说的心情,是那么的兴奋与自在,满脑子的胡思乱想,思想随着自己的心情自由翱翔,与老友畅所欲言古往今来,发现了一些自认为的新观点,都能和老友把这个话题聊个三四天,高中生,校园生活,又能有什么新发现呢,无非就是自己在阅读课外书时,接受了一些课文里或者课堂上老师不会传授的内容罢了。在和老友聊这些课外书里的内容时,他也多半是听我说,或许他也不懂我说的是什么,不知所云罢,因为他在学校里的大部分的时间,也都是接受课本里的知识,对于课外书的内容估计也没在乎多少,或者也有看,只是和我看的东西不一样罢了。而且高中时期的我,在他面前就是一个话唠,有说不完的话,在其他同学面前就是个闷葫芦,极少在同学们面前交谈。也不懂那时的他是否乐意去听我的那些不着边际的言论和胡说八道的幻想,也没看见他有过不悦的脸色,或许有些过激的言论和他当时接受的思想观点有所违背,他也会皱着眉头,如果是太于过激,他也会给我以反驳,但是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吵得不欢而散,也都是各抒己见而已,那时的我接触课外书的内容也比较多一点,抒发的己见来源自然也要比他多一点,所以在他面前,也总是一副话唠的模样。

    高考结束后,去了北海,也还是一样激情澎湃,虽然高考的痛确实让自己苦不堪言了一段时间,但是那个年纪,遗忘伤痛还是比较快速的,高考不如意,但是希望的感觉也总还是有,去了北海也就开始了新的幻想,新的期待,期间也断断续续的保持着一些写作的心情,偶尔写写散文杂感或者东拼西揍一些歌词发表在qq空间里。大专毕业,当时也都流行着这样的话,毕业即失业,所谓的失业也就是低不成高不就的工作,不愿意做罢了,在我们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