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五、 商队抵达(第1/2页)  宋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d府城北,驷马桥,午后。

    一支商队由北而来,几十匹骡子拉着十几架四轮木车,车上堆得满满登登,又有十多匹瘦马c驴子各负包袱c轿厢不等,厚重的木轮碾在驿道的土路上,轮轴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商队慢慢近了,缓缓停在驷马桥前,骑驴的c坐轿的散在路边歇息,马夫们忙着给冒着热气的牲口饮水喂草料。

    大宋富裕唯缺马,较唐相比失去了北方牧场,边军无地育马,与金交恶也断了西北各路马源及登州贩马之路,无法筹集到足够的战马用于边事,因此,马政甚严,民间严禁私自买卖,各地设有马监管制。建炎南渡后,cd府路成为大宋重要战马来源,西北c吐蕃等地马商贩运而来的良马经官府过市,按等招买,挑选岁口合适c高大壮实的马匹用作战马,老瘦弱马市与民间,民间驿马主要为蜀马c滇马。

    从商队中走出一威猛青年,浓眉厉目,虎背蜂腰,头扎英雄巾,身着窄袖紧身四袱袍,斜挎带鞘刀,脚踏武士靴,一身逼人英气。威猛青年一人慢慢踱步来到桥头。驷马桥长两侧桥栏砌石为柱,上有兽头,中嵌石板,石板上刻着人物图形和典故。青年躬身一块块石板细细看过去。来往的行人瞥一眼青年,继续赶着自己的路,对外乡人附庸风雅c缅古怀旧已是见惯不惊,倒是过了桥望见这偌大一支车队不禁咋舌。

    驷马桥,又叫升仙桥,横跨在北门的沙河上,沙河是都江堰水系一部分,因从凤凰山流过,河道弯曲,河水清澈,两岸遍生竹林和桃林,很有一番人间仙境之气。传说汉代有道士张伯子,修炼多年,升仙前恰到此处,见到此景流连不舍,遂选一景色最美之地,骑赤纹虎飞升成仙。人们目睹张伯子升天成仙,一传十十传百,众俱焚香遥拜,将凤凰水改称升仙水,于升仙之地架起一道桥,叫做“升仙桥”。

    其后司马相如赴长安求取功名途经此桥时,见升仙二字,慕张伯子得道,颇有感概,遂于桥廊上大书立誓:“大丈夫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古时一车套四马,故称驷马,为贵族身份象征。后来司马相如功成名就,乘着“驷马”衣锦还乡,升仙桥因此改名驷马桥。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威猛青年立在桥头,一手抚摸着一个石雕虎头,将才看到的唐代诗人岑参的《升仙桥》一诗轻声咏了出来。

    “虎哥好才情!歇会再走啊?我都等不及了,听说cd府繁华锦绣,可是不比临安差哦。哎呀,这地儿人好多呀,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你看那城墙也好高好高的。”

    青年身前多了个少年,汗水浸湿的头发黏在脸颊c颈间,尚且稚嫩的面容虽灰尘满面却是一副朝气蓬勃。

    被唤作虎哥的青年摸了摸少年的头:“诗不是我写的,我才看的,这是唐朝的诗。毛头,累不?歇会再走吧,你的鞋都破了,到了地头赶紧换了。”

    毛头展颜一笑,两个小虎牙露出来:“虎哥,不累不累,快点赶路,马上就见到大庄主和三公子了,大伙都想死他们了。”边说边好奇地看着来往的行人,一脸兴奋。

    “你给三公子带的鸽子好好伺候着,别摆弄死了,三公子要是不高兴,我可救不了你。”

    “都活着呢,放心好了,到了地头就放一只回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家。啊呀,看那些人是什么人?”毛头朝那边努努嘴。

    虎哥扭头看过去,见是几个身披枣红麻衣c光着一边膀子的喇嘛,这些喇嘛面色黑红,除了一个带着高高的帽子的,其它都剃着寸头,脖子上吊着长长的一串珠子,正从桥上走过。

    “那是吐蕃的红教喇嘛,没啥稀奇的,他们那儿的马好。”虎哥眯着眼打量着走过去的喇嘛,对毛头的惊讶不以为然,“cd府什么人物都有,有秀才c举人c状元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