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谋算(第1/3页)  日暮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帝都燕京。

    自天子去往隆庆山庄后,一切政事尽归于垂帘听政十余年的皇太后萧氏,虽然这样的安排早已逾越了大明祖制,但出身寒微的萧氏却是被天下臣民推崇备至的女圣明君,其才华谋略直追开朝立国的太祖太宗。十五年前,若无萧氏谋划决断,铁骑入京,当今天子朱祁钰只怕早已是乱葬岗上的一具枯骨,如何能身登九五,揽辔天下。所以,天子出行,皇太后监国,虽是开了大明先例,论于朝堂上,却是无一人敢直言其事,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惯例。

    “皇太后,这是昨日到的折子,内阁几位大人拿不定主意,还请皇太后圣裁。”永宁宫总管太监徐福小心翼翼地拿出奏折,说道。

    “哦,什么折子能让内阁犯难,拿过来瞧瞧。”身为当今皇太后,萧氏乃是一个容色殊丽的中年妇人,其人虽不习武功,却神貌端宁,威仪赫赫,举手投足之间更显出天家气象。

    “是,皇太后。”徐福应了一声,遂将奏折递于萧氏。

    萧氏翻看之后,神色渐渐凝重,道:“这奏折哀家断不了,用八百里加急送于天子,记下上奏官员的名字,罢黜官职,永不续用。”

    “是,太后。”徐福应了一声,随即往议政厅传旨。

    此时,萧氏缓缓地拨弄着手中碗盖,眯着眼,抬头从窗棂向天外望去,低声自语道:“丧服明志,这等臣子只怕是一把双面刃,大忠大奸亦在一念之间。母后就在这皇城里远远地看着皇儿,皇儿可莫要让母后失望才是。”

    一阵风拂过,吹开了窗棂,抖落出些微的寒意。

    天子行辕。

    此时已是入夜时分,连绵不绝的火把照亮了附近数里之地,逡巡不绝的大内侍卫披坚执锐护守在天子身侧,无一丝懈怠。

    帐篷之内,三个模糊的身影悄声而语,似乎并不愿意任何人听到他们的谈话。

    “好一个谢明雨,连丧服明志这一招都用上了,若是下次朝廷兵马出征,老夫倒是可以建议领兵将帅来个抬棺出征,到时将士用命,定然攻无不克。”

    “这等少年人的血气虽能激励士气,但谢侍郎用此丧服明志一招显然太早,于九黎城有用,但于朝廷大势总有些关碍,等天子回京后,那些弹劾谢侍郎的折子只怕都要堆成小山了,年轻人,欠缺稳健啊!”

    “年轻人嘛,年少气盛总是有的,以当今天子的气量倒不至于降罪于谢侍郎,只是十数年后,若天下平稳,只怕谢侍郎难逃朝廷的清算,但就如今的形势看,如谢侍郎这等忠贞之人正可堪当大用,只是年轻人才华满腹,锋芒正健,难免心高气傲,行事悖逆,我等还得多多敲打才是,京师那边的形势如何?那人动了吗”

    “有皇太后在皇城里面坐着,谁敢任意妄为,只是那人依仗着皇太后疼爱,行事日益乖张,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不知何时即要发动,难逃再一次血洗京华。若是圣驾回返燕京后能一举将那人连根拔起,京师局势便可平稳三十年有余,而且顺藤摸瓜,或能查出一些潜藏已久的蛀虫也未可知,北疆的局势也快到了收官的时候,中山靖王可有消息传来?”

    “只怕俺答汗的降表已经在路上了。”

    “如此甚好,传令给俞将军,命其加速行军,务必在东瀛舰队登陆前,于江南一地展开布防,定要全歼来犯之敌。下一步,则是重建我大明海防,平定太平教,帝师大人那边有消息吗?”

    “前日传来消息说,已在筹划之中。”

    暗夜总是密定机要的最好时候,指点江山的棋手默默地计议着,每一步,每一招都暗藏杀机,这天下江山啊,只有千万人的死亡才会换得短暂的太平,如此残酷的道理又有谁会知道,又有谁能明白?

    泉州府。

    “请带我去见龙马大人。”自知府衙门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