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安置好年画,年景把随侍留下照看,便让车夫送了他去谢家村,那里除河边多了些屋舍,还是原来的样子。
谢氏祖宅已经破旧不堪,门前挂着重孝,里面闹哄哄的,有大小孩子的哭闹声,有谢元宝的辱骂声,以及谢兴发酒疯高喊中举的声音
谢老太爷颤颤巍巍坐到门口,他艰难地抬起干瘪的手擦擦浑浊的老眼,唉声叹气。
“小公子还过去吗?”谢氏祖宅那里地面全是坑坑洼洼,车夫担心马车过去出不来。
年景放下窗帘布,一字一句道:“不用,去河对岸。”
这样的谢家,若是他真回来过,岂会坐视不管。
那个桃心窝窝头,他依稀记得年氏有教过河对岸一个经常帮她做农活的寡妇。
年景原本想去问问,但是那寡妇早些年便改嫁去别村,具体是哪个村竟也无人知晓,他只能作罢。
从谢家村回去客栈,年画从房里小跑出来,她抱怨道:“哥哥你怎么出去不带上我,刚才有衙役过来查案,说是县里有外邦人,他们专虏男人回去,已经有人被虏,你在这里太危险,我们先回去好不好?”
他们这次出来就带了一个随侍,拳脚功夫一般,若是不幸遇上那些外邦人,估计不太好全身而退,年景不想因为留宿一晚陷年画于危险中,便同意先回武昌府,至于那桃心窝窝头之事,只能等他回去找人再查。
年画显然被虏人的事吓到,一路都扯着年景的衣衫不放,在马车里不甚睡着也没放开手。
他们的马车出青山县没多久,一辆密封的马车紧跟出来,在交叉路口背道而去
隔日天刚亮起,他们便回到武昌府。
两人回房洗漱之后,正要过去给秦氏请安,就听京城来人报喜。
年二公子被天子指婚,人选是今年的秀女纳兰氏,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孙女。
纳兰明珠的发妻是英亲王阿济格之女,和皇家有些沾亲带故,在外人看来是无上殊荣,然而年遐龄却没有半点喜色,甚至忧心忡忡。
打发报喜的人回京,年遐龄就去了书房,只到晚饭时间也没出来。
年景过去书房,年遐龄正在写折子恳请休致,“外祖父要休致可是因为小舅舅升迁过快?”
年二公子殿试之后,以二甲头名入翰林院,不到三年职位连升两品,现授职翰林院检讨,今年还被派遣去广州府担任乡试考官。
可谓是近五十年里升迁最快的科考生。
年遐龄想着年二公子还被天子亲自指婚便头疼的厉害,叹气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这般下去,年家危已。”
他官居高位,手里还有湖广八府的重兵,本就是朝野瞩目的对象,小儿子又升迁这般快,不用天子以后打压,马上就会有人来搅浑水。
他现在若是还不退,以后怕是再难全身而退。
年遐龄再次叹气,欲言又止
年景直接替他把话说开,“外祖父是觉得天子厚爱年家是假,想借此敲打你放权才是真?”
“你小舅舅若是能有你这般觉悟,我也无需如此瞻前顾后。”年遐龄听他这话,既欣慰又担忧。
有时候不会揣测圣意,也是一种灾难。
年景知道年遐龄的猜想是对的,因为历史上也是这一年他上折子恳请休致,隔年二月便被天子准许回京原官休致,回京养老。
之后没过几年,年府就出了一个雍亲王侧妃,接着年二公子被外放任职川陕巡抚。
一步步走向权势的顶峰。
年遐龄膝下原本是还有一个小女儿,但是在他和年画来年府的那一年不甚溺水而亡,若是多年之后天子还是那般心思,年画十有八九会被推出去,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