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四章笛音传情心迷离(第1/3页)  万里江山为玉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吃过晚饭,黛玉主仆几人在前面船舱略站了一会,便回去洗漱。等一切安顿好,已经是戌时。王嬷嬷犯困,早早去歇息。黛玉见对面水溶的房门一直开着,水溶坐在那里炳烛看书,想起一事,回到自己房间,找出那个水溶送的包袱,想自己送回给水溶,又怕人看见不妥,只好坐在桌边思索该用什么法子还给他才好。

    黛玉想着心里一阵惆怅,突然看到箱子上那架琴,不由起身端过放在桌上,叹息一声,轻轻抚起了那曲《梅花三弄》:多希望自己像那寒梅,不畏惧严寒绽放枝头;多希望自己如梅花一样,纵然苍颜白发,也依旧还有那缕缕芬芳。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眼下自己虽然正是青春年华,除了回乡安度余生,不敢有任何奢望,因为自己,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黛玉就这样用心地奏着琴,似乎听到远远有悠扬的笛声传来。那笛声宛转悠扬,却也和自己一样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犹记得小时在姑苏老宅,常常在后院的秋千架上荡漾顽笑,母亲似乎很美,很温柔,带着丫头在一边坐着绣花,父亲手拿书卷看着自己,也满是微笑。在扬州,自己穿着男装,跟在父亲身边,逛街市,看大运河碧波万顷。遇上熟人,人们总是很热情亲切地招呼说“林大人,小公子多俊!”

    黛玉奏完一曲,抬头看了看窗外,月色正好,才想起今夜是十六日,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果然有些道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十多天后,自己就可以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姑苏老宅了。

    黛玉正在沉思,听得敲门声,忙起身开门,只见紫鹃端了茶过来。黛玉接过茶,对紫鹃道:“紫鹃,你去歇吧,我这里不用伺候。春纤雪雁呢?”紫鹃道:“听姑娘在奏琴,知道姑娘还没有歇息,所以来看看姑娘,她们都已经歇息了。姑娘有事叫我们,我做一会针线。”黛玉道:“你去吧。”

    看着紫鹃离去的身影,黛玉心里一阵感动。好几年了,这几个丫头还有王嬷嬷,对自己一直忠心不二。要是自己有这个能耐,给她们一个好的归宿,该有多好!可是眼下自己都无着落,而这些人对自己依然不离不弃,纵使至亲的兄弟姐妹也不过如此吧。想到贾母说的那些话,虽然是那样刺心,却是事实,还有一定的道理,也正因为这样,自己不敢埋怨外祖母。看了看床上那个包袱,想起水溶,还有那首诗,不由长叹:不是自己不明白,也不是自己已经没有了情,是因为自己曾经被情伤得心里满是疮痍,若再受伤害,自己如何承受得起!看看窗外那轮明月,黛玉掩上门,走了出去。

    来到船头,迎着江风,黛玉感到一阵清爽。抬头看那明月,似乎放射出贮蓄已久的光亮,为广袤的天空除去了所有的污渍,给沉寂的江河旷野洒下一片银光。想起在大观园和众姐妹一起的时光,犹如已经远去的梦幻。迎春已经是阴阳两隔,宝琴十五岁却是守寡之人,宝钗湘云也即将为人妇。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那是自己和湘云对的诗,妙玉说对得太凄凉了些。唉,江枫渔火对愁眠,很想学妙玉闲云野鹤般的洒脱,为什么这么难!

    “林姑娘,你在赏月还是在想其他呢?”突然听到水溶的声音,黛玉忙转过头,见朦胧的月光下,一个身着银灰色衣服,如玉树临风的身影站在自己身后,不是水溶又是哪个?黛玉忙道:“水公子,你怎么也没有歇息?”水溶微笑着走到栏杆边,看着黛玉道:“这么好的月色,还有这江风,早睡错过了岂不可惜!你不也是?”黛玉道:“我在屋子呆得太久,出来透透气。”水溶道:“林姑娘心里有很多惆怅,是舍不得离开京城还是太想老家姑苏?”

    黛玉看着江面,平静地说道:“不瞒公子,我刚才只是在赏月。”水溶笑道:“那林姑娘怎么理解苏子说的‘高处不胜寒’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