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原来是恩人(第1/2页)  深谷为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法藏大师并几位小沙弥走在前。虞家姐弟上了马车。

    车上,李溱:“的确是夫君的字迹。我想想,还是在汴州之时,那时你姐夫在汴州任判佐。曾遭到小吏陷害,差点儿丢了命。是我,带了三祖父的帖子求了时任黔涉使的阎立本,阎公恰好也发现此案疑点,正要前去查看。后来恩公亲自彻查此事,这才抽丝剥茧的一步步查明原由,还你姐夫的清白。”

    “你二人是阎家之后?”

    “回夫人,您说的阎公,乃是我们从外祖父,家父姓虞。”

    “哦,是了,阎公唯一的女儿嫁给了虞家的儿子,都是书法世家,倒也门当户对。怎么,你二人小小年纪到此作甚?”

    “说来话长,阎庄是我们舅舅。武三思意欲求珍奇献于二圣,又说舅舅私拿东宫财物,非要搜我家,搜了没有还不依母亲不得已,将我二人托付于小舅舅,母亲要我二人找到狄怀英夫妇,说是只有她们可洗刷我家的冤屈。”

    “傻孩子,这个事儿绕开了大理寺,三司无法过问。东宫之事,天后绕过了大理寺,由她亲自派人审理。”明月奴无奈道:“阎庄乃是东宫先太子的家令,他那两样东西是太子赏给的,原本无伤大雅,东宫也有记录,太子裴妃也作了证,确有此事。可再次查时,却发现东宫记录薄子少了两页,正是少了的这两页,物证没了,只有人证,阎庄也被杀,的确是冤得很。大理寺要查,也查不了。不过,天后说此事到此为止,不得波及他人。到如今,这件已经过了几年了,这个武三思还没完没了啦?”

    李溱安慰道:“孩子,你阎庄舅舅已经去了,翻案不在这一时。眼下你们兄妹二人要紧,还有你父母,也不能有差池。知道吗?”

    那孩子没说话。

    明月奴:“孩子你放心,这个事儿,我为你办,不出三日当为你解决了。”

    那孩子满眼满脸都是为何。

    明月奴解释道:“相信我。你外祖父于我有半师之谊。”

    “啊,有这等事?”那女孩诧异道。

    李夫人道:“你人小不晓得,当年重建大明宫乃是你外祖父负责的,这位姐姐也有一份功劳,受益良多。”

    看不出,明月奴还有这等本事。

    “姐姐好厉害!”三个孩子异口同声道。

    那小姑娘解下包袱递过来:“李夫人,这里面有东西还是交给你吧,母亲说放着也无用。夫人看着如何处理。”

    李溱接过来包袱,里面似乎是几节竹筒。

    明月奴问:“虞家,应当给你们庇护,不应当这般。”

    “母亲已经去了凉州寻找父亲。母亲说,这样的事不能让虞家受到牵累,要来看,面目渐渐凝重起来:“这封信是我多年前所写,为答谢阎家救命之恩,特奉上先皇亲笔书写的《枯树赋》,是先皇早年赐给我的。不想竟然保存的那么好。”李夫人心里叹道:“钱债易偿,人情难还哪。”

    一行人说着说着,马车停了下来。远远的望见山门,上面三个熘金大字:香积寺。

    一行人拿了籍牒挂了单,寺里给安排了住处,李彩她们放下行礼,刚洗下脸,钟声响了。李夫人拿着帕子边擦脸边笑道:“咱们来的真是时候,刚好赶到晚饭的点儿,小彩快点儿,擦了脸就去吧。”

    三个人匆匆赶过去,前面排长长的队伍,起了前面长长高高的台架子摆了好几个大红瓷盆儿,不算咸菜,也有七八样菜品,还有馒头c粟米c面条,面糊糊汤c小米粥c红枣粥。

    碗是一摞一摞的,队伍缓缓的前行,没有人发出声音。李彩看前面两个姐姐一人执了两个碗,她也拿了两个碗。绿色的蒸红薯叶,紫色的蒸银灯菜,绿色的炒青菜好丰盛。两个碗,一个盛了三样菜,一个盛了小米粥,再拿馒头。放面条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