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李调元(第1/2页)  乡村古奇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菩萨蛮

    文韬武略匡国盛,

    忠臣俊杰定乾坤。

    兴以民为祉,

    衰为百姓拼。

    捍卫邦主权,

    文武保家国。

    文不逊一字,

    武休让半庹。

    却说学生高歌走上讲台说:“老师同学,我今天给大家讲《李调元》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话说李调元生于清朝乾隆初一七三四年,行于乾隆中晚年,殁于一八零二年,享年六十九岁。李调元为四川罗江县人,字羹堂,号雨村。他是著名的川剧戏曲作家。

    且说这一年,国泰民安,兴隆盛世,普天同庆。

    这一年,正值盛世之期,朝廷颁下榜文,大举科考,招贤纳仕。于是,朝廷封四川人李调元为宗师大人,赴江南主考。同时,朝廷又封江南人张芝栋为宗师大人,到四川主考。

    这日,在朝廷的饯行宴上,张芝栋就与李调元掐逗一番!先是张芝栋地吟道:“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李调元应声即对道:“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紧接着,张芝栋又吟道:“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李调元又应声即对道:“退廻莲迳远避迷途返逍遥。”

    接下来,李调元倒反客为主地吟道:“洛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未动。”

    张芝栋也毫不示弱地应声即对道:“鹦鹉州州下舟水使舟流州不流。”

    却说李调元起程赴江南,不辱使命。只带上两个安童徒步而行。这日,他三人行至一座大庄院时,只瞧见里面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烟雾缭绕,十分气派阔场。

    细一打听,原来,是制台大人的官邸。

    此时,眼前只见到人流如潮,涌向府院。一路上,又见到,那些送礼之人,有抬酒坛的,有抬全猪的,有抬全羊的,也有抬银子的,络绎不绝!

    李调元三人随波逐流,跟着人群进到府院里面。“呀,好气派哟!”童子喊道。

    庄院内有二十八个天井,依二十八宿结合东方甲乙木而造下来的!故此,庄院内外紫气萦绕,生气勃勃,神密之至!

    这日,庄院内惹闹非凡。原来,是制台大人之父八十大寿之期。

    且说午时三刻一到点,众家族和亲戚律晚辈人等,向老寿星拜寿后,即开始大摆寿宴。于是,李调元带着俩安童,三人独坐一席。

    李调元单坐独席不打紧,可是却气足啦旁边的大总管先生。他自言自语地轻声说:“口音欠),叫花子,叫你上席容易下席难!”

    于是,那大总管就呆在李调元身边亍着,一动不动。

    待李调元吃毕刚一放下筷子,总管先生就安排下属人等,接入书房就坐休息。当茶童献茶后,总管说:“今主人家将有一重任,要委托于贵先生会心劳神啦!”

    李调元端杯品茶后,说道:“大总管先生,主人家无论有何贵干,敬请吩咐便是啦!”

    这时,大总管郑重其事地说:“不瞒先生,我们制台大人,有一块软匾需得烦劳先生下力啦!”

    李调元说:“准备文房‘四宝’。”

    当一切就绪,李调元说:“安童,拿大笔。”

    李调元接过大笔,于软匾正中,从上到下,竖着写道:“甫耋中天”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四个大字中,饱含着有关年龄的称谓,即一岁为婴儿,十岁为少年,二十为青年,三十为而立之年,四十为不惑之年,五十是半百,六十称花甲,七十号古稀,八十为耋,九十称耄,百岁为期颐。

    再说这四个大字的笔力同间架结构,毫不逊色于大书法家王羲之之字。

    总管见大字未有难倒来人,于是,又说道:“请先生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