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达摩(第2/2页)  王者来临之天机现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门石窟,大同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嵩山少林寺。乐山大佛,所有的佛像都是高大的,圆润的,肥胖的,所有的佛经(比如《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心经》)都是普通人看不懂的,佛经的内容很像是身体处于痛苦状态,神志不清时发出的各种胡言乱语,当然,也可以说是临时精神麻醉剂,各种支离破碎的思维片段拼凑到一起就成了佛经。当痛苦者的大脑在专注于某件别的事情的时候,他就感觉不到那么痛了。为了减少生老病死带来的各种痛苦,信佛的人都很注重强身健体,佛像也就都有了高大,圆润,肥胖的形象,但是这又掉进了另一个陷阱。古代人生活环境恶劣,普遍营养不良,因而绝大多数人身体瘦弱。身体消瘦会削弱身体机能,女性身体消瘦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停经。在没有持续新鲜爱情滋润的情况下,人们既难以照料好自己,也难以照料好下一代。由于人们在未成年时期没有受到良好的照料,身体发育就不会好,内脏器官的匹配度不够好,头,手臂,身体,腿的比例也不协调。由于未成年时期身体发育不够好,成年后身体就容易消瘦,如果营养条件突然改善了,身体肥胖了,那就必然会加重那些发育不够的器官组织的负担,导致器官组织衰竭,也就是所谓的“肥胖症”。消瘦不好,肥胖也不好,于是才有了胡言乱语的佛经。自古至今的人们一直都在消瘦与肥胖左右两难的状态中挣扎,寻求解脱。而人类社会至今发生的所有事件似乎都是左右两难的情况下挣扎。比如,他青年时候很消瘦,老年后却发福肥胖了。他晚年时为了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16日开始,到1976年10月结束。而1967年3月16日到1975年12月正好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核心时期。时间上的重合说明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为了给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让袁隆平研究小组能够顺利开展研究,让1968年在校的所有初中生和高中生全部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这样做既是为袁隆平的研究提供良好氛围,也是为他的研究储备人才。那八年间,总计有1600万知识青年下乡参加生产劳动,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小组核心只有袁隆平和助手尹华奇c李必湖三个人。为了让三个人安心工作却要断送1600万人的青春,恐怕只有在左右两难的情况下才会做出这种无奈选择吧。时代在进步,以前有人说“文化大革命”是错的,可我们现在必须要修正一哈这个结论:发动文化大革命是正确的,而林彪和江青集团没能理解的真正意图,于是掀起了反革命运动。为了做对的事情做出无可奈何的选择,却又被他人误解,社会扭曲到如此地步,这也从一个侧面再次说明了终极小说又有多么重要。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