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石像生(第1/2页)  入地三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耀眼的阳光刺痛了我们适应地底黑暗的双眼,深山中的清新泥土味让我豁然舒缓,我稍稍侧身一动,整个身体咯咯作响,那全身两百零六块骨头,真叫指哪哪疼。

    大宝身上的伤口多了些,靠着洞口边上一块老树桩坐下,手里绷带上了药东缠西裹的,整就一个东方木乃伊。看着我边上正在清理满身血污,不顾伤口牵扯的疼痛笑说:“六子,我看你这身染得挺好,够唬人,正好给哥几个挡挡邪煞。”

    九爷爷虽然年纪有点过了,可是身子骨硬朗着,三人里头就属他伤得轻,囫囵喝了几口清水,朝着大宝说道:“你老赖家就属你嘴贫,要是你能有你天宝爷那身本事,就刚那些畜生,但凡是有一点念想都得给捻散。”

    大宝这一听可不乐意了,那老赖家本事学不到多少怎么能怨着他,还不得怪他家那小宝老爹。这更别提他那爷爷赖天宝,那可是洛阳赖家近现代的一大代表人物,不说手艺活,就那腿上功夫,生人见了都得回避三舍。

    不由埋怨道:“我说老头儿,咱赖家和你老连家不同,这怎么的,你废了招子还不有着一身祖传手艺,可我家里那死鬼老头,才刚学通一些粗浅的根枝末叶,就找不着我爷了,那传到我这,这看家本事还真不知道有没剩个万儿八千。”

    大宝说着一个起身,瞧着自己身上几处绷带继续到:“要我说,那石窟里的那些活物就不在三界五行中,是异数,我这要不是有些搞头,那能一路平安杀出来?哪还敢奢望它们见着我来个退避三舍呢。”

    我这一听,大宝除了对自己还算满意外,竟全把那不学无术的帽子扣小宝叔身上,我心想也就这会小宝叔不在场让他大宝嘴上乐乐,要不然依着小宝叔的性子,黄酒三两下肚就好,肯定得酒瓶子往桌上一嗑,抓起狠来。

    我说:“大宝,你也别埋汰,你小子本来就大字识不了一箩筐,也就这,小宝叔才能把你送煤矿里掏黑煤子偷着练手艺。”

    大宝见我也跟着挤兑他,脚下朝边上隆起的一处土堆一踢,嘴里小声咕隆着:“你小子,刚我还救了你一命,现在倒好,帮着老头儿那拨数落我。”话未说完,那踢出的脚下砰一声打在了硬物上,“哎呦”一句,大宝身子躬着躺倒在了地上。后一秒只得双手捂着鞋尖,口中不住他娘他娘的呻吟喊着。我这近身一看,这可好,大宝那踢的哪是什么山土堆子,刚那一下,他可没少出力,那土堆被外力一碰,外层风蚀的土渣子一下就裂开剥落,瞧那土堆里,好像半包裹着一块有造型的青色石头,我蹲下身掰开了边上覆盖着的一些土渣,一方汉白玉石刻显露了出来,看那模样,是一尊蕃人石刻,下半身塌陷在了土层里,只留下上半身很小的一截隆起在地表,只是年月久了,风沙土石掩盖了它原有的面目,要是没大宝适才那舍身一脚,我们还真就以为只是山里一松土堆子。

    我看这汉白玉石造型厚重简朴,虽然只露出了小半身,可是看着比例,却不难猜测它的高大形体,解析这雕刻技法,更讲究注重写实,离巧于拙,采用的是古时候多用的石刻减地技法,线条上圆润流畅,细徽处精雕细琢,甚至在蕃人耳部轮廓上雕刻出若隐若现的耳脉c这样的石雕并不多见,也并不陌生,正该是自古以来天下王侯的皇陵神道“石像生”。

    九爷爷一听闻,便自抚了一把,说道:“这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外围安设的石刻,又别称“翁仲”,是封建皇王之权的仪卫缩影,在古代,凡是普天大典的隆恩时候,除去文武百官和军事仪仗罗列两侧,还会伴有人工驯服的狮虎,大象等动物囚禁于铁笼,放置御道两旁,以壮皇威。直至皇帝“大行归天”,也沿用了相同的排场,所以就改制在皇王之陵的神道前设置了以汉白玉石雕刻的石像生。这个制度始于秦汉时期,自那以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根据身份和地位,在数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