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跨洛江白元帅练军(第1/2页)  风雨亦同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陵,水师元帅府。

    白奇接报,道是洛江江面突然出现大量益军舰船,但无进攻动向,只在江面游弋,似有封锁洛江之意。

    白奇下意识地感觉到这是郑瑜方面出了问题。自郑瑜度过洛江,挺进飞鹰涧以来,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林允贞多次拜托白奇利用洛江巡防水师之便,打听洛江对面的战事。但是白奇也有自己的难处,益国水师也不是插标卖首之辈,白奇的水师兵马也不能全调出去打探消息,所以也只能一边应承着林允贞,一边下令让人留意江面来往的渡船,从商旅和摆渡客那里获取一些消息。

    但令人失望的是,连日来盘查的渡客都没能带来什么有价值的消息。这其实也是翟明在设伏时精心考虑过的,通过严密封锁消息来麻痹洛江对面的华军水师,免得华军两部人马互为后援。可如今洛江水面出现大量益军舰船,又是何缘故呢?

    五天前,川谷口,肖南宇军帐。众人经过几番唇枪舌剑,肖南宇时而苦口婆心劝说,时而慷慨激昂陈词,反反复复,甚至有几次唾沫都相互喷到了对方脸上,如此这般经过两三个时辰的拉锯,几人总算统一了认识——全军放弃辎重和马匹,只带三到五天的干粮,进入川谷山脉。

    为何争论许久?这恐怕就要细说这川谷山脉了。这一大片山区不但了无人烟,而且瘴气横行,更兼道路险阻,满布荆棘,所以益国开国君臣从洛江南渡建国以后,干脆就对这片山脉不加开发,使之保留原始样貌,成为一道抵挡华军的天然屏障,久而久之,这一带的川谷山脉就成为人们口中的禁地,兵家涉足更是大忌,也无怪乎肖南宇的这一提议被众将集体反对,若不是情势急迫,别无他途,众人是不可能同意的,也亏了肖南宇手下尽是新兵,倘若稍有些经验的老兵,那是绝不会跟着进那深山老林的。

    肖南宇在放弃辎重的时候也用了些计策,为了避免生火引来追兵,肖南宇命令把草料和没吃完的粮食就地倾倒,用沙土掩埋,尽量不要让人发现,再将部分马匹宰杀,切成小块,装入各自的军粮袋中备食,还有就是毁坏携带的攻城器具,战马配具,最后,他命令把剩余马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赶向川谷山脉的密林中,让它们先探探路,另一部分把它们向四周赶跑,借以迷惑追兵,使之不能辨别华军所在。

    在对待马匹的问题上,将领内部还出现了一个插曲,有些将领认为战马是朝廷的战略物资,不能留下来资敌,主张全部带走,肖南宇厉声反问道:“人不得脱,马安能回?”诸将才静默无语,按令行事。待一切准备停当后,肖南宇一声令下,五千人马把身上的战甲都解下,抛弃大部分旗帜,只穿布衣马靴,执兵戈,入山林。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平南关的林允贞却接到了一封京中传来的奇怪书信,传信之人只将信件交于林允贞的侍卫,还不及询问姓名,便早已消失。来信也无出处,就这么糊涂地到了林允贞的手上。

    林允贞撕毁蜡封,取出两张纸,其中一张写道:“林将军大鉴:京中仪阁近日承陛下旨议事,乃有南军监军杨佩纶参劾南军副元帅林允贞一折,陛下诏谕仪阁详加核实,似有谋公之意,望君悉之。具体参折,余特誊录一份一并寄出,公宜据此早做答对以防激变。另有,杨氏早年侍奉东宫,宠命优渥,今日所为料非出于己,公勿怠之。知名不具。”

    林允贞看后心里一沉,脊背有些发凉,赶紧哆嗦着展开另一张纸,上面洋洋洒洒足有千言,林允贞只顾着关键几句“允贞罔顾公法,尽谋私利,命心腹郑瑜劳师远袭,以新练之兵取久固之城,用弓马箭弩行川塞之道,此皆兵家之大忌,其固行之,岂是愚耶?乃有私耳。”;“以林允贞c郑瑜等兵将之才,镇守边地本绰绰有余,然其心怀私欲,好谋无忠,今又勾结白奇,以水师演兵名义多番筹措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