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很久了。”他喝完一杯茶,长出了一口气,慢慢说道:“活的久,看的事情就多。你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我。我们聊一聊,去去乏闷。”
周权有点无所适从。坐在椅子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窦殷也没说话,只是慢慢地喝着茶。
“我听说,100年前,有人烧了望京城。”过了一会,周权才挤出一句话,继续问道:“我想知道,那么多年来,书院和墨阁真的会伤害普通人吗?”
窦殷不急不缓地喝完一杯茶。周权立刻上前添上。
“烧,是真的烧了。是朱清野烧的。”窦殷盯着手里的茶,说道:“我认得那小子。祝融一脉,莽撞成性。所以我不意外。当时国家内忧外患。墨阁驻守偃京,却守不住腐朽的国土。像极了三百年前的书院。当时,祝融买下整支外国舰队,要从望京城打开通往内地的军道。所以,墨阁要杀他。”
窦殷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墨阁来了四个人。都是英豪。其它国家要破开我国港口,强行打开通商口岸;或是倭人大举进攻我国东北的时候,这些人不知出了多少力,杀了多少人。但祝融不管。五人齐聚望余城,互相厮杀。最后祝融不敌,还是引发了望京城的大火,五个人,连同望余城80万百姓,死伤殆尽。大火三日不绝,哀鸿遍野。这一烧,墨阁元气大伤。没有人料到他敢这么做,就连书院也不敢替他出头。以至于最后革命军推翻各军阀,书院也只是出了钱,没有一个人敢在走上台面。”
“你知道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明明握着国家命脉,位高权重,却还是小心翼翼,不敢在普通人面前露出马脚?墨阁代代余念都是墨家村公认的大哥,二十年前,我还见过上代余念帮别人扛着箱子上楼。戴着面具和黑袍,不知道里面有多热。你觉得为什么?”窦殷看着周权,似乎在等他的答案。
“因为,寒宫?”沉默了一会,周权皱了皱眉头,试探性地说道。
听到这两个字,窦殷的身子仿佛抖了一下。然后很快恢复了正常。
“是的,寒宫。”这两个字,窦殷拖了很长的音,说道:“寒宫,一直是谜。正因为是谜,才让人害怕。你想,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朋友死了,却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你怎么想?”
周权打了个寒战,没有说话。
“朱清野死了,其余的四个人也或多或少的暴露了自己。那代吕岳错毒死了一街人。当时城门紧闭,五个人都逃不出城。你以为是巧合?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巧合。”窦殷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寒宫维持着世界的秩序。我们至今不知道它怎么做的。这股力量一直在约束着所有人,这也是为什么青城派一定要找到寒宫的原因。”
“寒宫,真的无所不能?”周权听得入了迷。
窦殷看着他,突然轻笑了一声,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说道:“也不尽然。”
周权不由得凑近了身子。
“寒宫的力量,时强时弱。”窦殷说道:“一千年前,有人引发山洪,大水淹七城,死伤四十余万。这在当时,算是惊动朝野的大事。但是这个人,没有死。”
周权觉得窦殷脸上的表情开始有些奇怪。
“寒宫惩罚他,折磨他,但是没敢让他死。他是第一个如此严重的违反规定的人。当时书院立院七百年,没有人敢这么做。寒宫没有杀他,也不知道是不是不敢杀他。但这件事之后,就没有人再见过寒宫的人。直到三百年前墨阁出世,背后才发现有寒宫的影子。这期间,陆续有人违反秩序,但没有人受到寒宫的惩罚。朱清野也是,望京城之后,寒宫更是没有一丝声音传来。守门人甚至断了一代。”
似乎是觉得说的有些多。窦殷住了嘴,脸上的表情也恢复了平时的平静。
“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