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汇率(第2/3页)  回档一九七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将来的汇率,对美帝确实有点不公平,现在这个汇率反而对中国不公平,可没有一个人能清醒的认识。或者说认识到了,可能有李默想不到的顾虑,并没有迅速将汇率下调,往下调了,这个调速慢得怕人。

    然后又产生一个结果,这几年国家外汇一直很紧张,去年若大的国家外汇储备只有二十几亿美元,今年还好一点,不过六十几亿,85年又掉回二十几亿,直到90年才爬上了一百亿,93年才勉强达到了两百来亿。

    邢主任肯定不知道汇率利弊了,但他作为市行领导,知道国家外汇十分紧缺,有些不确定地说:“李默同学,你挣的可是外汇,应当不用纳税吧。”

    主要还是政策不明朗,法律与税赋制度不完善,看来明年的汇款过来,得向税务所的律师进行一下谘询了。

    税务所又叫税务师事务所,中国民国时就有了,80年后,又陆续恢复。

    它的功能简单一点说,税务局是征税的,税务所是替你避税的。

    李默也不是想避税,该交的税,他从来也没有想逃过。

    但不该交的税,他也不想交。

    这个不急,他说道:“邢主任,这是第一笔存款,未来还会有陆续的汇款寄到贵行,并且数量不小。”

    “李默同学,你放心,我行对客户十分重视。”

    “那就好,不过邢主任,我还有一个要求,不但我家的收支,我不想贵行泄露,包括我的情况,我同样不想泄露。毕竟写小说是业余收入,读书才是正途,我还在读书。”

    “我能理解。”

    “那就好。”

    一大一小两人握起了手。

    邢主任亲自替李广平开户,李广平在边上有点无聊,李默说道:“爸,不是带了蔬菜过来吗,反正也不带回去了,将它们分了,一人送一点。”

    “好。”

    按理说客户是上帝,但这时候银行是上帝,客户是乖孙子。

    观念也渐渐在扭转,可李广平是不知道了。

    存在人家这里,送点蔬菜也是应当的,就怕这些蔬菜拿不出手。

    他跑出去分蔬菜,李默又说道:“邢主任,能否再开一个户头?”

    邢主任不理解地看着李默,李默解释道:“我爸不识字,家教又十分严厉,我有时候有些意想不到的开支,怕他不理解虽然是我写书挣的钱,但在他眼里,我的人都是他的,就不要说钱了,因此想另开一个户头,偶尔用钱时,图一个方便。”

    邢主任哈哈一乐,说:“行。”

    也确实是如此,比如李默打算在巢市买一栋房子,李广平会同意吗?

    我家的房子还没有盖呢,你买什么房子!

    若是所有钱打到一个账号上,父母不识字,但能认识阿拉伯数字,一看到数字的变动,马上就知道了,不得不另开一个户头,所以李默才有意将父亲支走。

    办好了存折,父子两回家。

    只隔了几天,合同便寄了过来。

    李默签了字,又让父亲盖了章,按手印,将两份合同寄回美国,哪边再签字盖章,保留一份合同,另一份则重新寄回来,有点繁琐,不过到了放寒假,去美国哪边请一个律师,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借钱的人开始上门。

    也不是他们想敲李家的竹杠,确实是缺钱用。

    但他们再缺钱用,李家也不是开银行的,什么人都能借,特别是一些莫明其妙的亲戚。

    这一天,曹村来了一个“亲戚”。

    李默也纳闷儿,前世父亲冬天在家开糖坊,也就是熬饴糖的那个小作坊,用米与大麦芽熬的,曹镇人的叫法是叫糖稀,熬好了糖稀,挑到各村,换回大米与“加工费”。老百姓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