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把名称更换一下,把简介和概述重写一遍,然后更换一些参数和配图,一份完全合格的技术标就能炮制出来。
因此李华勇当年当“总经”的时候,他其实很少过问技术标的编写。首先技术标没有经济标重要,作为总经济师的他永远更关心报价问题。
其次这部分东西比较“套路化”。一份技术标其实就是一份“施工组织设计”,而所谓“施工组织设计”,用最最通俗的话说:那就是“如果我把这个工程交给你做,你准备如何具体实施?”。因此编写一份技术标,那其实就相当于撰写一篇“说明文”。
而“说明文”这种东西大家都知道,这就有点类似于古代的八股文了。除非你有独到之处,否则这种东西想要写出彩那是很难的。而建筑工程有那么多“独到之处”吗?其实并没有多少。
因为建筑行业有个特点,就是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很快,行业内部也热衷于推广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这可能也是建筑业和其他行业不同的地方。在其他行业中,可能还存在专利和技术保护问题,但在建筑行业中,专利当然有,但所谓的“技术保护”却基本没有。任何建筑企业发明或研究出一种新技术,大家很少藏着掖着,而是生怕别人不知道。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建筑技术都是所谓的“实用技术”。比如你拥有一门新技术,你也积极去推广了,而某个工程项目可能正好要用到这门新技术,那么你去投标的时候,对于你这个“原创者”和其他“模仿者”,不说你一定会中标吧,但至少你在投标时候有加成。反观你一直藏着掖着的话,那么人家业主可能就会问了;你这门新技术靠谱吗?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除非你是“首创”,否则建筑工程还真没那么多“独到之处”。这也是编写技术标时候很难出彩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建筑行业这个特点,到了后世以后,同行们基本也对技术标不怎么重视,因为这一部分很难拉开差距。前世的李华勇除了在自己的公司投标,偶尔也会接受邀请去参与某些项目的评标。
那么一大摞厚厚一本施工组织设计,李华勇基本也很少认真翻看,一本技术标在手,李华勇和大多数同行一样也是凭印象给分:
嗯,这家公司的资质和业绩不错,在业内口碑也算良好,那没什么好说的,这份技术标应该不错,给他打个不错的分数先。
嗯?这家公司好像也不错,这个,好像也必须给个不错的分数…..
等这么一大圈溜下了,李华勇最终发现,自己给每家的技术分都差不多。不仅是他,其他大多数同行的做法其实也是一样。那么这样一来,技术标在评标时就失去其相对意义了,这也是大多数投标,主要由经济标决定胜负的原因。
而唯一能让那些见多识广的同行们眼前一亮的,那就只能是那些新技术和新工法的出现了。
咦?这本标书中阐述的这种施工方法,我以前没有见过啊,这个需要好好看看,必须认真看看…...
而李华勇准备的“倒椎法”,在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一种新工法。这就是李华勇的金手指,也是他本次竞标赖以制胜的法宝。
时间来到了85年4月底,经过李二愣子等人10多天的努力,一份中银大厦的技术标终于在他们手中完成了一半。不要以为他们效率低下,事实上看到这个进度后,李华勇心里十分佩服。
要知道一份技术标,那就是厚厚的一本书啊,而且是“图文并茂”的那种,在这个没有任何建筑制图软件,没有CAD辅助设计,甚至没有用电脑的情况下,大家所有图纸都是手工绘制,所有文字都是手书撰写,能达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
而在这其中,李华勇也看到咱们国家老一辈工程师的基本素质,比如说颜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