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章锦衣卫的荣耀(第3/4页)  大国崛起164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从无烟火药批量生产后,明军火炮的性能再次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尤其是射程方面,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有余。

    当然,无烟火药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经过多年摸索,大明的铸炮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并在一些大口径火炮上,使用了最新技术——拉制膛线。

    为炮管拉制膛线是一种用来提高炮弹精度与射程的方法,无论炮弹是球形的还是圆锥形的。

    若要给炮管拉制膛线,首先需要将炮膛打磨光滑,然后在炮管内侧刻上螺旋槽。

    当炮弹从炮管内射出时,它会碰到这些螺旋槽,从而在飞出炮管后产生高速旋转,在空气中飞行的速度可达每秒钟到1200米。

    所以,在无烟火药与膛线的双重作用下,火炮的射程成倍增加,也就成了必然趋势。

    不过给炮膛拉制膛线,同样受限于技术水平,无法作用到小口径火炮,以及更小口径的步枪了。

    就算是大口径火炮,也因为拉制工艺相对粗糙,往往打出五六十发之后,线膛便会被磨平,最终变成滑膛炮........

    好在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今第七军装备的260毫米重炮,绝对有能力对叶尔羌汗国那固若金汤的两处防线,实施毁灭性打击。

    如果叶尔羌汗国敢撤兵回援,大明就能趁势一举拿下这两处关口,这对叶尔羌汗国来说,无异于国都被占领。

    因为丢了这两处关口,整个叶尔羌汗国将无险可守,明军主力同样可以长驱直入。

    要想收复新疆与西藏,就必须以雷霆手段,拿下叶尔羌汗国,以此震慑剩余十四国。

    所以,李鸿飞对此次战役,甚至比国防军入蒙作战更为上心。

    “大人放心,国安局在叶尔羌地区有一处特殊联络点,若是郭将军抵达叶尔羌,不消一日我们就能收到飞鸽传书。”杨嵩明白李鸿飞的担心,所以出言宽慰道。

    “飞鸽传书?你们国安局倒是挺有本事的,短短一年时间,就建立了这种级别的联络点。”李鸿飞忍不住夸赞道。

    能使用飞鸽传书的联络点,属于国安局最高级别的联络点。

    因为信鸽这种动物,称之为军用物资也不为过,要想使用信鸽,自然得对其进行喂养,训练。

    在一国都城喂养信鸽,就好比后世在军事禁区使用电台一般,而且还是极为显眼的公共电台,不是身家清白之人,谁有那个胆子搞这一套?

    这也是李鸿飞夸赞的原因,短短一年时间,国安局就在叶尔羌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这份功绩必须予以肯定。

    “其实这个联络点,并非国安局设立的,而是以前的锦衣卫,派往叶尔羌汗国的常驻探子。”杨嵩解释道。

    “又是锦衣卫?”李鸿飞有些好奇。

    “虽然这些年大明没能收复西域,但也从未放弃过这些地区,即使爆发了农民起义,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圣上依然坚持划拨经费,对西域各国实施监控。而卑职当初负责的,正式对叶尔羌汗国的情报收集。至于驻留在叶尔羌的锦衣卫,真要算下来,他的太爷爷,才是进驻叶尔羌汗国的第一任锦衣卫,而他,也只是继承祖上衣钵,否则以叶尔羌人的性格,又怎么会轻易让其在国都附近喂养信鸽呢?”杨嵩说道。

    李鸿飞万万没想到,一个特殊联络点,竟然花费了四代人的心血,这得多大的毅力啊!

    常年身处异国他乡,却无怨无悔地为自己祖国服务,甚至还得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忠于一个或许一生都未曾见过,更不知道最后能否返回的国家。

    这就是锦衣卫的荣耀,无论背负多少骂名,无论承受多少委屈,都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

    “这人可靠吗?”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