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各方反应(上)(第1/2页)  大国崛起164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辽东镇乃大明九边重镇之一,也是平西伯吴三桂之前所镇守的区域。

    而距离辽东镇正北方五十公里远的翁后郡(今辽宁阜新),则是大清国的地盘。

    自从李自成进攻京师以来,小小的翁后郡就变得热闹非凡,仅仅十来天时间,这里就汇聚了十万八旗精锐,领军之人,便是大清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二十一日凌晨,彻夜分析战局的多尔衮刚刚睡下,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鳌都统,王爷刚刚睡下,有什么事,等王爷睡醒再说。”营帐外的侍卫阻拦道。

    “是鳌拜吗?这么晚来找本王,定是有什么急事,还请进帐内细说。”多尔衮的声音从大帐中传出。

    有了摄政王的命令,守卫自然不在阻拦。

    入帐后鳌拜单膝跪地,朝前方身着龙袍之人行礼道:“臣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拜见摄政王。”

    “起来吧,正事要紧。”多尔衮单刀直入。

    “据探子来报,李自成已于昨日晚间,彻底占领了南朝京师,明驸马朱纯臣投降,明太子朱慈烺被俘,明皇朱由检下落不明。”鳌拜回答道。

    翁后郡距离京师将近一千里,李自成那边战斗结束,还不到四个时辰,千里之外的满清,便已经得知此事了,显然这是信鸽的功劳。

    “朱由检应该是南逃了,潜伏在朱纯臣身边的金砺,早前已飞鸽传信,在三河县隘口,发现了朱由检的踪迹,只是袭杀没成功,而我等又鞭长莫及,所以这则消息,我并未透露。”多尔衮解释道。

    “真可惜!如果南朝皇帝死了,整个南朝定然大乱,我们正好借此挥军南下,开疆扩土建功立业,岂不美哉!”鳌拜连叹可惜。

    在鳌拜看来,这正是大举进军中原的机会,可如今朱由检逃了,以朱由检的影响力,定然能在南方站住脚,而北方却是李自成的地盘,清军此次入关,若是跟李自成斗个两败俱伤,岂不是便宜了崇祯?

    “来人!请宪斗先生过来。”多尔衮也感觉事情有些棘手,需要找人好好谋划一番。

    原本多尔衮这次出征,只是想趁着李自成与朱由检开战,无暇他顾之际,趁势劫掠一番,可如今一个入主中原的机会摆在眼前,叫多尔衮怎么能不心动?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就连多尔衮,也得恭恭敬敬称对方一句先生。

    不多时,一位年约五十左右,身材瘦弱的男子,在两名侍卫的搀扶下,来到多尔衮帐内。

    “先生,实在不好意思,本王明知先生抱恙在身,却还是派人深夜叨扰,只因事情紧急,还请先生见谅。”多尔衮一脸歉意地说道。

    多尔衮这话说得确实客气,实际上却没有丝毫诚意,若他真是愧疚,何必将生病之人请来,自己亲自去请教对方不行吗?

    究其原因,还是当初皇太极死时,几大皇子争夺皇位,范文程站错了队伍,遭多尔衮记恨罢了。

    不过记恨归记恨,多尔衮对范文程的政治眼光还是很欣赏的,如今正是一致对外之际,多尔衮想听听对方高见。

    “咳咳王爷如此急切,定然是有大事,还请细说。”范文程也不介意,反正这样的事情已不是一两次了。

    事关重大多尔衮不敢耽搁,于是将鳌拜收到的情报,与他自己收到的情报,详细汇报给范文程。

    “如此说来,这确实是个机会,至于崇祯他连过三河县都不敢声张,就算南下掌权,那也是一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只要运作得当,两个月的时间,我大清足以在北方站稳脚跟。”范文程身上还有病,不能多说话,只是点到即止。

    “先生高见!”多尔衮立刻就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