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李鸿飞搬家(第1/2页)  大国崛起164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月的苏州,秋高气爽,伴随着徐徐海风,已有些许凉意,如今是收获的季节,城中百姓无论佃农,还是作坊工人,纷纷喜笑颜开。

    佃农们获得了丰收,因为农耕税的改革,令他们至少增加了三成收入,故而出手也变得大方起来,不时有卖完粮食的佃农,出入城中各大商铺,酒楼,购置家用,或者搓一顿好的。

    而城内打工的工人,同样兴高采烈,这几个月来,他们工钱不仅翻倍,更是由于最近生意越来越好,以至于时常加班,赚取双倍工资。

    这在以前,工人们是最痛恨加班的,如今一个个听到加班,却好似打了鸡血般干劲十足,令一众作坊老板心中直呼神奇,以前的工人要是也这么卖力,自家财产,怕是不知道要翻多少倍了。

    总之整个苏州城,除了那些地主老财,对李鸿飞恨得牙痒痒之外,佃农c工人c匠人c包括商人,心中都对李鸿飞感恩戴德。

    而被全城老百姓念叨的李鸿飞,则是在来到大明将近半年后,总算是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产。

    没错,李鸿飞搬新家了。

    知府衙门,只是朝廷给各地上任的知府配备的,一个临时居住之所,虽然能住人,却并不属于李鸿飞自己的房子。

    更何况衙门里办公的,都是一群大老爷们儿,李鸿飞为了不败坏官场风气,连个丫鬟都没敢招。

    他一个男人倒是无所谓,关键还有陈圆圆这个女眷在,进进出出很是不方便。

    甚至陈圆圆在知府衙门这段日子,白天基本不出门,只有晚上才会到院子里散散步,透透气,比起坐牢,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买一处府邸,是李鸿飞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

    “仅仅一个火柴厂,一个月的红利,就能在苏州买下这么大一处宅院,李大人不去经商,委实浪费啊!”前来祝贺的周福仁,一脸羡慕地说道。

    他能不羡慕么,这火柴厂原本应该由周家投产,结果因为接了戚红英三万支燧发枪的订单,资金全部投入到原材料的采购之上,一时间抽不出资金,这才便宜了苏州布坊的曹宏。

    “本官若真去经商,难道你们就不怕么?”李鸿飞反问道。

    “这李大人还是继续当这苏州父母官吧。”周福仁赶紧说道。

    他还真怕李鸿飞经商,这人实在是太妖孽了,随随便便想个点子,就能挣大钱,比他们周家挖银矿来钱还快。

    “放心吧,本官不会抢你们饭碗的,这火柴厂的利润,已经够本官的日常开销,若是再拿几家股份,朝廷那些官员,还不又得说本官与民争利了。”李鸿飞给周福仁吃了颗定心丸。

    之前收税,募捐,甚至是官办企业红利,都属于朝廷的财产,李鸿飞做了那么多,实际上除了公用之外,一分钱都不敢乱花。

    李鸿飞的改革措施,已经得罪了一大票人,正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若被人举报贪污公款,那事情就大发了。

    然而大家都富裕了,李鸿飞也不可能只拿一点死工资啊!

    他那点俸禄,甚至比毕懋康,宋应星这样的从六品官员俸禄还低,人家可是苏州重工的研究部主任,拿朝廷与苏州重工两份俸禄,此外还有研究分成,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毫不为过。

    李鸿飞作为苏州老大,虽然吃喝用度都能让衙门报销,但家里还有一个女人,总不能让自己的女人,也过得如此寒酸吧!

    所以他也开始吃起了“技术饭”,与宋应星合作(主要是李鸿飞提供思路,宋应星具体实施),最终捣鼓出了新型火柴。

    火柴厂由曹宏投资建设,并不属于官办企业,李鸿飞占一成干股,宋应星占两成,剩余七成归曹宏。

    虽然李鸿飞要得不多,但仅仅三个月的红利,就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