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有愧却无悔(第1/3页)  大国崛起164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雨倾盆,江河泛红,封锁了十日之久的扬州城,终于传来了屠城的消息。

    听闻扬州屠城的消息,听闻死难者超过六十万,李鸿飞默然无语,只是独自冒雨来到江边,对着扬州城方向,长跪不起。

    清军屠城乃是必然,但作为穿越者,来到明朝将近一年,非但没有阻止这次事件,反而任由发展,甚至极力推进,李鸿飞自知罪孽深重。

    然而无论如何,李鸿飞心中从未后悔过,南明人心不齐,这是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军队羸弱只是一方面,连老百姓都不支持这场抗战,才是最令人心寒的。

    如今可不是机枪大炮的时代,扬州城内,足足六十万平民,而清兵有多少人?

    几次大战之后,满打满算不到二十万,若是早先史可法在抵抗入侵之时,这些老百姓能深明大义,主动帮助守城,扬州怎可能一天之内便轻易告破?

    哪怕是城破之后,老百姓若是能奋起反抗,六十万对二十万,即使没有胜算,也能狠狠咬下清军一块肉,壮烈赴死,总比被人赶牲口一般,赶到一堆,然后集体坑杀要强。

    既然都不愿意保护“国”这个大家,那么当清军举起屠刀后,就不要怨天尤人,抱怨没人来帮忙保护众人的小家了。

    当一众老百姓为了保命,将藏在家里的明军士兵,出卖给清军之后,他们的结局已经注定,再也没人能挽救他们,甚至连能为他们报仇的人,都没有了。

    当然,凡事没有如果,清军如此残暴的作风还是第一次,扬州百姓不是李鸿飞这种穿越者,更没有先知先觉的能力,或许在他们眼中,清军是正义善良的化身,清军是为了结束多年的战乱而来的吧。

    而李鸿飞放任事态如此发展,也是为了告知世人,满清不是善类,若不能引以为戒,那么今后将会出现无数个“扬州十日”,除非天下汉人,当真甘愿做亡国奴。

    甘愿奉满清为主子。

    甘愿剃发易服,重回元朝时期,做那最低等的第四类人

    “我大明如此多灾多难,何时才能再次崛起啊!”不知何时,史可法也冒雨来到了江边。

    经过十多天的修养,他总算是缓过来了,毕竟事情已经发生,这时候再自杀,那就不是殉国,而是畏罪自杀了。

    “义父您放心,总有一日,我们定会打过长江,兵发黄河,将满清鞑子,赶出我华夏大地!”史德威举着雨伞,坚定地说道。

    他不是给自己撑伞,而是担心上了年纪的史可法。

    “打过去?何其艰难啊!老朽无能,损兵折将,如今鞑子祭起了屠刀,今后但凡有心抵抗之人,怕是都会想起扬州十日之教训,谁还敢效死命?”史可法此时的心态很悲观。

    他甚至后悔下令死守扬州了,若是他在清军劝降之际,能率军投降,扬州城内的一众百姓,说不定还能留下性命。

    这同样也是扬州大屠杀的效果,清军的屠杀,固然会令天下汉人警醒,同时也是在汉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顺者昌,逆者亡!

    鲁迅有句话说得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经过扬州屠杀一事,以后清军若是继续南下,要么会遇到殊死抵抗,要么便是一路顺风顺水。

    “别人不会,但孩儿敢肯定,这位李大人,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只要能顶住清军渡江,证明我辈抗清之决心,天下汉人觉醒之日,便是满清鞑子灭亡之时!”史德威指着跪在江边的李鸿飞,对史可法说道。

    如今南明的汉人,已经恨死了满清,只是苦于没有一支能与满清抗衡的军队,这时候若有人能站出来,扛起这面抗清大旗,不仅是南明,天下汉人都会争相来投。

    “江儿(史德威字龙江),扬州一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